第272章 从现代穿回民国27(第3/3页)

要么就是那封信没有被看到,要么就是那封信被看到了,但对方并没有将她的诉求放在心上。

叶鹤栖又重新写了一封信,在信里询问:学校不招收女生,是在顾忌什么事情吗?如果有所顾忌,校方完全可以提出来。

刚将这封信寄出,沪市教育会联合会的回信就到了。

联合会这次没有给出特别明确的回复,而是打起了太极,只道他们会尽量与复大沟通。

而复大那边依旧没有回信。

这些都在叶鹤栖意料之中。

于是她开始进行第二步操作——登报寻求舆论的帮助。

叶鹤栖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整理成了一篇文章,以《长城里的人民》的作者马甲,投稿到了一众报纸上。

在文章中,叶鹤栖问:既然大学男女同校注定成为现实,为何一些老先生还要抱着旧的那一套观念,阻碍社会的进步呢?

“如果是因为我自身才学不达标,而大学不予录取,那我自无二话。”

“这本是一场单纯考验学识,比拼成绩的赛场,我们却连站在起跑点,与其他人比试的资格都没有。”

在文章最后,叶鹤栖还暗搓搓表示,自己打算创作《长城里的人民》第二部 ,主要讲述一百年后的教育进程。

叶鹤栖的这个马甲,在报界可不算是什么无名之辈,所以她一登报,还表示自己要续写第二部 ,这顿时引起了无数书粉的奔走相告。

除了为第二部 的消息而激动外,书粉们也顺带关注起了学校招生的消息。

《妇女时报》、《女性世界》等沪市女性刊物,瞬间嗅到了风声,针对该现象展开讨论。

《妇女时报》直接将下一期报纸议题定为了:斗争仍未结束。

原本《壬戌学制》的热度都消退得差不多了,因着这番动静,又再次掀起了一阵接着一阵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