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九品功德金莲(第3/4页)

李道玄突然想起,玄奘曾给他说过,洛阳之战时,他的元神感知到了灵山,看到那里空空荡荡,却有一朵九品功德金莲,上面还有着一只佛祖的断手。

之后玄奘诵经引动那断手降世,如五指山般镇压摩罗。

这也就意味着,灵山之中,有着一朵九品功德金莲,那天书奖励的这朵,和灵山中的是同一朵吗?

还是说,天书直接又创造出了一朵九品功德金莲?

另外就是天书中的最后那句话,端坐莲台时,若默诵《佛说三十七品经》,或可有神妙变化。

李道玄当即唤来鲛人,让她派人去寻《佛说三十七品经》。

而后他继续望着玉姐,刚刚因为获得九品功德金莲而有些激动的心情迅速冷却,他紧皱眉头,露出一抹忧色。

收获颇丰,但让他不解的是,在大蟒蛇神的记忆中,竟然真的没有关于玉姐人魂的下落。

他给玉姐下毒,是想以之为饵,试探自己和娘娘是否还在人间,并没有其他目的。

除此之外,他甚至都没有能力强行带走玉姐的人魂。

李道玄敏锐地意识到,在他和妖僧的对抗中,还悄然存在着第三个人,那人似是知道他会回到人间,故而从不现身和妖僧对抗,只在背后悄悄布局。

妖僧下毒,那人便提前一步收走玉姐的人魂,让李道玄以为是妖僧所为,进一步激化矛盾。

那人到底是谁?又有何目的?玉姐的人魂又在哪里?

李道玄眸光微垂,一片寒意。

鲛人走来,觉得殿中好似冰窟,身躯忍不住颤动,半晌才恢复平静。

她有些不敢直视李道玄,道:“国师,那《佛说三十七品经》……没找到。”

“为何?”

“因为这本佛经,据说在南朝时便失传了,现在已成绝迹。”

李道玄负手而立,露出沉思之色。

永夜也在南朝,这本佛经也是于那时失传,怎么会这么巧?

莫非这本佛经上藏有什么秘密?

“你照顾好玉姐,金毛犼、哮天,还有小青和小白都会留在玉玄宫坐镇,记住,除了我之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此殿!”

鲛人看到李道玄严肃的面容,立刻道:“是!”

顿了顿,她忍不住道:“国师,您才刚回来,又准备离开吗?”

李道玄轻叹一声,道:“我发现自己疏忽了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居然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真是小瞧了他。

后生可畏。

“希望下次回来,我能把玉姐的人魂一并带回。”

……

长安城,太极宫。

李治最近的日子过得越发惬意,整天浇浇花,练练字,听听曲,逗逗爱妃,一幅无为而治的样子,和勤政的李世民形成极大反差。

朝堂之事,皆有长孙无忌一言而决。

他总是笑呵呵地看着,仿佛对这个舅舅完全放心,表现出对权力毫无兴趣的样子。

然而没过几天,长孙无忌这位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就突然暴毙,李治不得不结束了自己悠闲的后宫生活,出面独揽大权,整顿朝堂。

他的手段极为高明,如春风化雨一般收服了长孙无忌的势力,敲打、拉拢、分化、制衡,这一套帝王心术被他玩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刚刚登基,素来以软弱形象示人的新皇。

不过和李世民不同的是,他身体自幼不好,能文不能武,为了维护帝王的威严,便在上朝时放下一个淡金色的帷帐。

臣子无法看清天子龙颜,却也因此更具有威慑力,那金色帷幕下的身影,高高在上,俯瞰人间,令人望而生畏。

这一日,早朝结束。

李治在御花园中散心,走得累了,他便坐在亭中看书,是《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