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5页)

赵柯来能干什么,顶着个干事的职位出主意吗?

其实这些主意,也没什么新奇,等到大家慢慢地走出僵化的思维模式,自然就会有更多灵活的人才涌现。

端看领导敢不敢大胆启用,能不能把握住风向。

段书记就是位能够听取建议的好书记。

赵柯婉拒:“大队的发展跟公社的发展根本分不开,我留在赵村儿大队,一样为咱们公社服务,而且刚刚不是还说过,我厚脸皮,有事儿找上门,您想不见我都要一直烦您。”

其实还有一个更实际的理由,她在赵村儿大队有实权,能够尽情施展。

段书记不强求。

赵柯又笑道:“要是咱公社这路,再修得平整点儿,没准儿我天天公社大队来回跑呢。”

“我听出来了,你这是又给我提意见呢。”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重要性,根本不需要多说。

赵柯道:“这个时候,其他大队有很多社员闲散在家,不如动员起来。”

段书记若有所思,“修路是义务工程,也是大项目,公社会开会讨论的。”

他手里还拿着纸,并未见底,随手翻到第三页。

是地图?

还有各种线条。

“这是?”

“这是我们村排水渠的图纸。”赵柯说出她的第二个目的,“排水渠的作用,经过暴雨验证,我们大队现存的庄稼就是有力佐证。”

确实。

段书记认可地颔首。

赵柯坐得更直,看起来毫无私心地说:“排水渠也需要科学的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我们大队作为双山公社的一份子,愿意无偿对其他大队进行技术指导,在此之前,我想邀请您和吴主任还有其他兄弟大队一起来我们大队实地考察。”

“这是好事儿啊。”

段书记直接答应。

“排水渠不急,明年雨季之前,都来得及。”

赵柯连人家什么时候挖排水渠,都给人安排好了,相当周全。

“也不能让你们大队太吃亏……”

赵柯立即顺杆儿往上爬,“钱我们是肯定不能要的,要是他们实在不好意思……一个大队出五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帮我们干一个月的活儿就行。”

暴露意图了。

段书记失笑:“倒也不是不行……”

赵柯又补了一句:“最好是未婚男青年。”

这一句,段书记有几分哭笑不得了,“这是要干什么?”

赵柯诚实地说:“给未婚男女多一个选择。”

既然婚姻是大多数人都要选择的一条路,与其内部消化,不如扩大选择范围,如果能达成利益最大化,那就更好了。

她的要求,不离谱。

跟其他大队沟通,需要几天。

赵村儿大队的实地考察时间,就定在了五天后。

赵柯从办公室离开,时间还早,她就没在公社过夜,当天赶回大队。

一天之内,蹬了六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两条腿灌铅一样,又酸又重,到家直接瘫在炕上一动不动。

余秀兰等她吃晚饭呢,硬给她拽起来。

赵柯的手还是健全的,不耽误吃饭。

晚上,烧了热水烫脚,烫到两个脚丫子通红,明显和小腿有一道齐平的分界线。

第二天,赵柯满血复活。

赵新山知道她进公社干啥去了,一大早在大队部得到准确答复,就打开大队喇叭,喊话:“通知:一家出个人,十五分钟后到大院儿来开会。再说一遍,通知……”

十五分钟后,一家不止一个,只要有点儿闲工夫的,基本都来凑热闹了。

赵新山站在方凳上,“说个事儿啊,四天后,公社领导和其他大队的人来咱们大队实地考察排水渠。”

这可是赵村儿大队少见的大事儿!

众人激动地交头接耳。

赵新山对着喇叭重重咳了两声,等到大家伙全都看他,才继续说:“这是咱们大队第一次外联工作,有重要意义,这几天,家家户户院里院外全都收拾一遍,必须展现出咱们大队最好的精神面貌,听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