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3/7页)

其中个高的年轻公安问赵棉:“同志,你还记得我吗?”

另一个公安也看着赵棉。

赵棉看着两人,片刻后展颜一笑,点头:“之前在派出所见过,是吗?”

两位年轻公安纷纷点头。

他们全所对赵棉印象都很深刻,又柔弱又坚韧……又好看。

没想到会在这儿见到……

这头,余秀兰看见她中意的年轻公安跟赵棉搭话,喜滋滋地碰赵柯胳膊,示意她看。

赵柯抬头扫了一眼,便低下头。

工作中不认真,扣分!

不过没多久,余秀兰又在赵柯耳边恨铁不成钢地念叨:“你姐咋不知道抓住机会呢。”

赵柯嘴角上扬,“您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差一个数字都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当然得专注。”

余秀兰也是个认真负责的人,知道收成对老百姓的重要性,便专心看秤,不再关注其他。

有的大队人口多,有的大队人口少,因此耕地亩数有差别,所以他们种的白菜数量也有所不同。

程干事告诉赵柯,有时候粮站一天只能收一个大队的菜,有时候一天收两个大队的菜。

潘村儿大队人数跟赵村儿差不多,耕地面积也差不多,他们种了将近四分之三耕地的白菜萝卜,差不多是三百五十多亩。

外面卖白菜,是一分钱一斤,粮食站收,低于市场价,再去掉公社规定上交的百分之二十,潘村儿大队结算完,有六千五百块。

潘队长和潘村儿的村民们脸都要笑开花了。

余秀兰回招待所的路上都还在震惊,“种白菜这么挣钱吗?那以后都种白菜不就行了吗?”

“当然不可能。”赵柯给她泼冷水,“这是今年庄稼毁了,公社才允许用耕地种,正常年节,还是得先保证粮食的种植量。”

余秀兰稍稍冷静点儿,“那重新开地,多种点儿白菜不就行了?”

“得有人收才行,今年是特殊情况,说白了,这是省里其他兄弟县市买咱们的白菜赈咱们的灾,咱们缓过来,明年人家凭什么还这么收咱们的白菜?”

“那公社不是要建酸菜厂?”

赵柯解释:“这是为了给农民增产增收,也增加一些就业岗位,带动一下公社的经济,前期体量小,均分到所有大队,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量。”

余秀兰扫兴,“那公社能让各大队种多少?”

“估计会有偏重,比较贫困的大队,放的量会大一些。”

虽然赵村儿现在依然很穷,但横向对比,肯定不在贫困大队的行列。

余秀兰彻底兴致全无。

赵棉笑着安慰:“妈,你不是说潘村儿的白菜没咱们村儿的白菜长得好吗?今年丰收,还不开心吗?”

当然开心。

余秀兰又笑了。

第二天,赵棉的生日。

公社就那么大,没有能玩儿能逛的地方,加上余秀兰还惦记着那俩年轻公安,便提出再去食品站帮半天忙。

然而昨天那俩年轻的公安不在,换成了另外两个岁数大的。

余秀兰郁闷。

赵柯偷笑。

而今天是六河子大队交白菜。

母女三人只帮半天忙,六河子大队才卸了一半,从记录下来的斤数看,总量肯定高于昨天的潘村儿大队。

赵柯提前卖了个好,祝贺六河子大队丰收。

杨大队长笑得见牙不见眼。

中午,母女三人去国营饭店点了两个硬菜,给赵棉庆生。

下午,母女三人紧挨着躺在招待所的床上,只是随便说说话,靠在一起,家人给予的力量和温度便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彼此。

傍晚,千里之外的军营——

赵枫记得今天是大姐的生日,有些想家,就拿出了他离家钱拍的全家福,看得专注。

“赵枫!这是你的姐妹吗?这么好看?!”

赵枫想要藏,已经来不及。

一个战友喊出声,一群战友闻风而来,围成团争着要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