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4/9页)

虽然全村应该都知道了,但第二天,赵新山还是将村里人集中在一起,正式地宣布了卖菜的收益。

全村人都在傻乐,浑身都洋溢着满足的快乐。

知青们受到感染,也由衷地高兴。

赵新山没绷着脸,清了清嗓子,对社员们道:“这个钱呢,跟往年一样,要留出一部分明年用,还得留出一部分用作村子基础建设,扩大合作社规模,目的是为集体继续增产创收,改善全村生活水平,真分到大家手中,不会太多,都有个数儿,别到分红的时候这事儿那事儿的啊。”

分再少也会分到,更何况是为了以后更好。

大家依然喜气洋洋。

还有人机灵,问:“大队长,是为了以后盖砖瓦房吗?”

赵新山向傅杭几人。

他们的小砖窑已经在尝试,具体咋样,他也不完全了解,只听说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失败,至今还没有符合要求的成砖出炉。

不过,不耽误带大伙儿畅想美好未来,动员全村。

赵新山道:“只要大家努力,跟着大队走,该有的早晚都会有。”

赵柯在旁边儿悠悠地说:“没准儿住砖房,还顿顿吃肉,吃到腻呢?”

全村都哈哈大笑起来,不相信:“吃肉咋可能会腻呢?”

吃肉咋会腻呢?

全村都觉得这是白日做大梦,嘴里又不由自主地分泌唾液。

他们现在已经很好,要是真有那一天……

不敢想象。

两天后,孙家三口人回村儿。

天凉,村口树下没人,三人进村到回家,这一段儿路都没有人知道。

直到傍晚,社员们下工,邻居几家注意到孙家的门没开了,才猜测他们是不是回来了。

冬妮儿立即跟婆婆、丈夫说要先回娘家一趟。

王老四没说啥,东婶儿想了想,说:“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他们婆媳去,对门儿的马健媳妇儿和赵莲花也跟着一块儿去老孙家看春妮儿。

春妮儿还是没咋吭声儿,但她这次没躲着,安静地见了人,才进里屋待着,冬妮儿陪她。

而孙大娘夫妻,去省城前愁眉不展,回来眉宇间印痕舒展了点儿,眼里的愁苦却没少多少。

孙大爷打了个招呼便沉默地出去干活儿。

赵莲花关心地问:“你们去医院,咋样儿?”

孙大娘道:“做了不少检查,后来建国领俺们看了医术好的老大夫,老大夫给她把完脉,说她就是身体折腾得太差了,养好了能生,春妮儿……大哭了好一气儿,都晕过去了。”

赵莲花叹气,“没啥大问题,咋也算是好消息,就是苦了春妮儿,之前受苦。”

东婶儿打量着孙大娘,道:“看春妮儿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这不是好事儿吗,你咋还拉着个脸好像欠人钱似的。”

赵莲花和马健媳妇无语地看她。

孙家可不是欠人钱吗?足足借了五十块钱呢!

孙大娘无力,“我们不方便再去省城复查,就给春妮儿拿了一个月的药,五十块钱没剩啥了,就这,大夫还说不够呢,说咱们吃得不行,养到春妮儿月月来事儿,估计得个一两年,后还要花不少钱呢……”

马健媳妇儿问:“得吃啥行啊?”

“豆子,鸡蛋,鱼,肉……”

东婶儿大惊小怪:“诶呦~这天天吃,谁家能吃得起啊?养千金小姐也不是这么养得啊!”

赵莲花道:“要是能养好,也行,不然不能生,春妮儿咋办?”

马健媳妇儿替孙家犯愁:“全搭春妮儿身上也不够啊。”

东婶儿精打细算:“真能养好吗?别到时候钱花了,春妮儿还不能生……”

孙大娘立时变色,“当然能。”

赵莲花扒拉东婶儿一下,“真想把你这破嘴给缝上!你说点儿顺耳的话不行?”

里屋——

冬妮儿低声安慰春妮儿:“姐,大夫都说你能生,好好养着肯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