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4/5页)

但这个说辞,听起来就很美。

两个姑娘安静地品味着。

赵柯忽然一笑,“会不会觉得我在讲大道理?”

两个姑娘连忙摆手:“不会不会。”

“会也没事儿。”赵柯微微耸肩,自嘲,“都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也别拿妇女主任不当干部,这有事儿没事儿唠叨两句的毛病,明明很妇女主任嘛。”

苏丽梅反驳:“一手端着搪瓷缸子,一手背在身后,老神在在地走外八步,你才是老干部的毛病呢。”

她话音刚落下,赵新山推门进来,俩手背在身后,走着外八步,动作姿态跟她说得一模一样,就差个搪瓷缸子摆样儿。

三人一怔,纷纷忍不住笑起来。

赵新山莫名其妙,没追问小姑娘们的“小秘密”,对赵柯说:“明天你能起来不?”

“能。”

“那你也来送送他们。”

赵柯答应。

赵柯三人在办公室坐到下午四点多,村里有适龄青年的人家都过来登过记,赵柯便收拾收拾关门。

赵芸芸也差不多时间忙完,俩人一起回去。

她一路都在念叨今天脑子受累了。

赵柯看着她没心没肺的模样,思忖起来。

她不是符合一般人家期待的媳妇儿类型,按照赵柯“门当户对”的标准,赵芸芸和陈三儿也不合适。

而赵芸芸明显还没开窍,要不要告诉她陈老爹打算给陈三儿相对象的事儿?

赵柯并不想做捅破窗户纸的人……

两人回到家,赵芸芸一进院便向隔壁张望。

傅杭院里空无一人。

陈三儿近来很勤快,应该在大窑那头。

赵柯注意到,微微垂眸。

根本用不着她纠结会不会捅窗户纸,俩人都不是乖孩子,不会顺着大人的规划活。

·

北方冬天亮的晚,第二天七点多,外头还没完全亮堂起来。

赵柯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从被子里掏出衣服,迅速套上,简单收拾了一下,直接出门。

她又是来得晚的,大院儿里已经站了不少人。

赵柯跟赵新山、许副队长、牛会计三人打招呼后,进屋拿了一沓纸出来,抱在怀里,走到赵新山身边儿等着。

过了一会儿,各村儿的青年到齐。

赵新山没说啥,直接领着外村儿青年们去大库门前。

青年们糊涂地跟过去,看见里面一袋袋的粮,心里有些猜测,又实在怀疑。

要说今年双山公社各大队最缺的是啥,没有第二个选项,就是粮。

即便他们没回去,即便知道卖白菜得了些钱,可想要吃饱肚子,顺利度过一整个冬天,买粮的开销太大了。

他们知道赵村儿大队会给报酬,可都没想过,赵村儿大队会给粮。

赵柯说话好听,赵新山让赵柯上前面去。

赵柯便站在库门前,道:“这段儿时间辛苦大伙儿了,我们大队都看在眼里,能力有限,昨天全村一起凑,才凑到这些粮,会对应我们大队记的工分,发给你们。”

真是粮!

青年们满眼震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赵村儿大队,总是在打破他们对这里的印象。

赵柯道:“咱们是兄弟大队,以后你们就是我们赵村儿的朋友,肯定还要打交道,这些是你们劳动所得,尽管收下带回去。”

牛会计适时上前,拿着名单念一串儿人名,让他们进去领粮。

许副队长站在库里,给他们指对应的粮袋。

起初的几个青年脚步比较慢,随后,大家进去的步伐就快了,没有耽误时间。

统共就九十五个人,很快就分完,放在他们各自的脚下。

赵柯再次站到中间,对众人道:“我们大队冬天会组织人造水车,之前跟各个大队约好了,会免费进行一些指导,劳你们回去给各自大队带个话,如果有意,月底之前,每个大队派两个人来学习,其中最好一个知青,方便你们做文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