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回 金铁无声烟火空(第2/4页)

只见老汉扬起头来,声音喑哑,却异常坚定:“老朽虽不是什么鸿儒、君子,却也知道知恩图报,乃是做人之本分,守信重诺,更是汉子的担当,我爹自小教我,一口唾沫一颗钉,说出的话,不是泼出的水,我如此,我爹如此,我祖父如此,我老孙家世代皆如此!我爹还教我,孙家有祖训,见夏侯氏家主玉佩,凡所令,必遵从,便是要孙家人的性命,也当双手奉上!夏候先生,老朽孙氏铁行第三代大匠孙伯安,愿履行祖诺,遵奉你夏侯氏之令。”

他说罢重重一报拳,武松动容高呼:“好个本分、担当!大丈夫千金一诺,孙大匠当真是条好汉!”

另一条大汉往前一步,抱抱拳,粗犷的嗓音高喝道:“不错!老孙家教的好儿郎,我老马家亦不输他。马家祖训,见夏侯氏家主玉佩,凡所令,必遵从!夏候先生,马氏铁行第五代大匠马涛,愿履行祖诺,遵奉夏侯氏之令。”

随即数个人同时开口:“巷东张家祖训……”“刘家祖训……”“巷西张家祖训……”“许家祖训……”

“巷东张家第六代大匠张铁锤……”“刘家第四代大匠刘猛……”“巷西张家第七代大匠张贵……”

“许家第五代大匠许大海……”

“遵奉夏侯氏之令。”“愿履行祖诺,遵奉夏侯氏之令。”“遵奉夏侯氏之令。”“……之令!”

更多人往前一步,大声喝道:“游家祖训……”“周家祖训……”“彭家祖训……”“夏家祖训……”

“愿履行祖诺,遵奉夏侯氏之令。”

声声慷慨,声声铁,字字恢弘,字字钢!

不多时,二十八个以打铁铸兵之术为传承的世家,二十八家铁行,二十八位当家大匠,无一例外,都表示愿意遵从一百余年前,各家祖宗许下的诺言,奉行夏侯氏家主之令。

时迁和王佐在一旁早看呆了,武松目射精光,哈哈大笑,曹操捏了捏拳头:“血脉不断,誓言无悔,方不失我汉家男儿之风骨也。”

夏侯虎文弱的面庞,此刻亦是豪情激荡,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好,好,好!难得诸位大匠如此重诺!我夏侯虎,夏侯氏当代家主,今日明告诸位,我如今已奉青州节度使武植为主,誓要助他重振汉家雄风,诸位既然不忘前约,不妨随我同赴青州,以助吾主功成。”

曹操心知该自己出面了,当即走到夏侯虎身边,高声道:“在下阳谷县武植,江湖人称‘武孟德’,如今平王庆、田虎有功,忝为青州节度使!我此次归返,欲练雄军,内平不臣,外扫胡虏,若得诸位大匠相助,便如猛虎添翼!”

“诸位随我去青州,无须以生计、产业为念,汝等皆世上之信人,我今亦与汝等相约四事:第一,搬家耗损,路上资费,皆由我出;第二,去青州后,所有店堂、居所,悉数为汝等重置,不须花费一文;第三,汝等未来所产器械,皆按优良评级分付钱财,保汝等有丰利余财;第四,汝等子弟若有杰出者,或读书入仕,或习武从军,皆由我来包办,此四事者,我言之,尔等听之,天地证之!”

曹操这番承诺,虽然并无什么慷慨豪言,但一件件一桩桩都是最关切生计的主张,那二十八个匠人听了,齐声欢呼。

按他们本来想法,此次只为报答各家祖上所受大恩,哪怕因此要倾家荡产,也索性置之度外,结果听曹操说完,非但不须那般悲壮付出,反倒有许多便宜好赚,一时间都不由眉开眼笑。

这些大匠绝技在手,谁没几个江湖上的豪好朋友?因此“武孟德”三字,当真是如雷贯耳,再加上节度使官衔加持,没一个怀疑曹操浪言,做不到所承诺的事情。

三日后,大小车辆二三百余,自打铁巷出汴京,往日里金铁交击声不觉、青烟火光不断的打铁巷,顿时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