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回 出海又添英雄汉(第2/4页)

「宋江文武兼资,亦擅牧民理政之道,知府周某视为良师益友,二人往来频频,此日宋江本为访友而来,却见知府殉国,反贼狂悖,岂堪忍受?他虽孤身,只持短兵,胸中却有报国杀贼之忠心,为友复仇之义气,以寡击众,狂呼酣战,每一刀出,必杀一贼,反贼难敌宋江勇猛,惊呼道:“世有宋浮舟,我辈性命忧!恨遇宋主管,我辈性命短。”双方鏖战多时,近百名反贼,皆被宋江所斩,登州之乱,自此而平。」

写完搁笔,轻轻吹干墨渍,招手道:“贤弟,你看我这一封书信如何?我递于童贯,你的功劳,有他替你去声扬。”

宋江奇道:“什么功劳?”接过那纸一读,顿时满脸发红,如同喝醉了一般,羞赧道:“哎呀,哥哥,只怕、只怕捧我太过。”

曹操大笑道:“你既然爱做官,这桩本事可不得不学,说来我还是和童贯学来此道,呵呵,原来本朝功劳的大小,却要看故事说的好坏。”

这番话儿说出,宋江、林冲等无不叹息。

曹操道:“赵家的事儿,轮不到我等多想,且将这里摆布一番,宋江贤弟去找了孙安、马政前来,他们是本地防御使、团练使,正好做个见证。”

不多时、孙安、马政先后赶到,孙安见了曹操,自然大喜,马政却是大惊,指着满地尸体、血迹道:“这却如何说起?”

曹操淡淡道:“今日我领了人来,门口恰听见杀声大作,却是那毛太公父子,正领人围杀宋浮舟,浮舟是我旧友,见他危急,自然相帮,我这干兄弟都是狼虎之辈,瞬间杀尽了这些狂徒,这才得知竟是如此这般……我想我要这桩功劳无用,干脆全部送给了浮舟。”

说着便将他此前编造的过程复述一遍,孙安是根本不关心真假,顺口附和道:“原来如此,当真该死。”说着便在曹操所书的纸上画了押。

马政微微眯起眼,本能地觉得其中有诈——既然有当堂杀官的胆子,对付两个猎户还需要诬告么?

不过在他看来,死个知府罢了,如何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跨海结盟一事不可有失,因此也不愿拂了曹操颜面,稍稍思忖片刻,也爽快画了押,对曹操道:“造反乃是大罪,既然做了,就要追究到底!”

曹操点头道:“这桩事情,宋兄弟自去处理。”

宋江当即应下:“全在小弟身上,解珍、解宝你两个地面熟,且帮我理会此事。”

解珍、解宝两个点点头,先自走到曹操跟前,三个对视片刻,那兄弟二人深施一礼:“今日全仗阁下周全,这番恩德,我兄弟必有后报。”

曹操知道他们认出了自己,笑道:“不必客气,大丈夫不打不相识,你们如今既然是宋贤弟的兄弟,便也是我武植的兄弟。”

那两个露出感激神色,点点头,随着宋江而去。

这厢曹操让孙安先安排林冲等住宿,自己则应了马政之请,去他府里喝酒,那个呼延庆也在彼处,三人一同商议出海之事,呼延庆喜道:“武兄,我等这趟差事,却是得了天佑!你道如何?这登州水师里,有个了得的船匠叫做孟康,早早打下了数艘能够渡海的坚船,还有水师里两个副将,唤作李俊、张顺的,却都是能踏浪搏蛟的好汉,有这几个相助,海上风波便奈何不得我等。”

曹操一乐,说道:“说来教你欢喜,这三个人,都是武某的兄弟,正因为他有这番本事,那时才特地托了宋浮舟门路,安插在登州水师里,替他们搏个前程,却不料歪打正着,竟是于枢相的大业有益。”

马政、呼延庆先是一惊,随后愈发欢喜,都道:“怪不得枢相如此重视武兄,称你是他福将,今日看来,果然如此,哈哈哈哈。”

三个人痛饮一回,约好了二十日出发,这才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