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回 青州城外意踌躇(第3/4页)

宋江点了点头,忽然看向曹操:“所幸者,还有哥哥。”

曹操笑道:“非止有我,亦有你等。兄弟,我知你自负才学,当年屈身下吏,自然不肯甘心。大丈夫所求者,不过出将入相,如今你做到一方节度,也算耀门楣、慰平生也。然而如今局势,君臣昏之于内,强虏嚣之于外,正是我辈男儿奋发之时——朝中之事,你我只能束手,但‘强兵、足民’四字,却可躬身为之。待他日天倾时,你我兄弟,并手挽之,搏一个青史好名,成一番盖世功业!”

宋江听了这一席话,只觉毛发皆耸,一张黑脸儿,腾地泛起红光,便似喝醉一般,身形不能自已地颤抖,喃喃道:“青史好名,盖世功业……哥哥啊,若能有此一日,小弟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他起身团团转了数圈,目光灼灼道:“哥哥放心!小弟不敢夸口,只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把这强兵足民四字,踏踏实实在登州做好,以供哥哥驱策。”

他同曹操认识数年,虽蒙老曹屡屡关照,一直捧他到节度使高位,心中却知老曹并不大看得上他,常常因此不安。然而今晚这一番“推心置腹”,却是让宋江真个感受到老曹的期许,尤其是“并手以挽天倾”之语,让宋江陡然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于登州住了两日,曹操让那些扶桑水手自行驾船回归,李俊、张顺、孟康三个,都留在登州,练水军、造海船,以备来日之用,解珍、解宝,亦留于孙立麾下听用。曹操带着余下几个兄弟,归返青州。

行了三日,到了青州城外,老曹忽然有些踌躇不安。

倒不是甚么近乡情怯,而是此行一去,恰好一载,家中妻妾,想来思念已极,可是自己偏偏带了个倾城倾国的扶桑美女回来,岂不令妻妾神伤?

当初他纳李师师时,置宅留在青州,自己独回阳谷,中间好歹有个缓冲,此番本想照葫芦画瓢,把玉藻前留在登州,不料玉藻前看似柔顺,却是别有一番手段——

她楚楚可怜望着曹操,口口声声道:“莫非郎君担心家里大娘子不容妾身?若是如此,妾身又岂能让郎君难做,郎君可令人送我回平安京,待有暇时,或三年,或五载,能与一会,亦是无妨。纵然郎君不至,这数月温存,已足温暖余生,妾身每日吃斋念佛,为郎君祈福,也能安度一生。只求郎君不要留我在此异乡,独自孤苦。”

老曹一听,大觉棘手。

只因此前在平安京时,他霸了藤原璋子,玉藻前便已默默容忍,并向他一再表示,自己了解这是老曹要生出后代掌扶桑权柄的手段,甚至璋子在确定自己怀孕后,为向曹操彰显大度,并向玉藻前显其权威,主动为他二人操办婚事,让老曹迎娶玉藻前,玉藻前却也默默接受,并表示自己无意和任何人相争,只要在老曹心目中能有一席之地,便已称心满足。

这等手段,看似至柔至弱,实则可以克刚。

论相貌甚至眼界,老曹所有女人中,尚无一个可以同她媲美,毕竟是被扶桑人称为“乱世の狐妖”的绝世妖姬,在方方面面都极让曹操满意。按理说这样的女人,很有撒娇的资本,但她却一直显得异常懂事,这就让曹操越发感到怜爱。

她若当真使出甚么狐媚手段,老曹前世后宫美女无数,自有一番应对之道,偏偏这般“与世无争”,反而让曹操不知如何对付——作为大丈夫,越是好欺负的人,反而越不愿意去欺负,越是愿意牺牲的人,反而越不愿意去辜负。

因此当玉藻前哀怨说出愿回扶桑、不愿独留异乡时,老曹虽知是以退为进手段,却也着实无言以对,只好把眼睛一瞪,自欺欺人道:“胡说,谁不能容你了?既然如此,且随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