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回 汉家何尝少英豪(第3/4页)

老曹看在眼中,暗自点头不绝,心中忖道:吾既来此世,使双刀的见过许多,能同他媲美的,只有西军中的姚平仲!当初大名府“天王”李成亦是好刀法,比他两个却还逊色半筹。

不由起了爱才之念:如何能保下此人,收服了为我效力,岂不美哉?

这时场中又战了二十余合,那瘦汉以一敌四,兀自杀得虎虎生威,不折半点锋芒,反是四个飞将,时不时露出险相。

曹操越看越爱,忍不住喝道:“阵中战将可留姓名!”

那年轻瘦汉双眉一轩,高声道:“我乃杭州兵士姚兴也!”

曹操劝道:“好个姚兴,我这里万千人马,你敢独身杀出来报仇,不失为好汉子!某家倒欲劝你一句,君王无道,奸佞满朝,花石纲三字,坑先无数人家,你既是本地人氏,当有所闻,何不与我等好汉共襄盛举,为这人间重开太平。”

姚兴长笑一声:“你等明教妖人,不是山上的大王,便是杀人的狂徒,一般嚼人骨吃人肉,欺压良善的贼厮鸟,难道是什么好货色?这个朝廷虽然昏庸,你们何尝清白了?破杭州之日,杀戮之惨,姚某至今时时梦见!你劝我从贼,我倒要劝你快快闭了鸟口,莫污了‘好汉’二字也!”

一言既出,曹操眼中一亮,愈发爱他,明教众人却更是大怒,邓元觉虎吼一声,跃入战团——

他本是不屑和人夹攻一个年轻后辈,如今却也顾不得了。

方七佛不知何时爬起身,默默走到老曹身旁,低声叹息道:“倒让宋兄见笑了,此子所说,原也不错。义军初起,广纳群豪,免不了有些贪婪好杀的,若说害民,也是不假。唉,我知宋兄心意,其实当日见他那师父武艺超群,何尝不想招募了他?却是宁死不从……唉,当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惭愧,惭愧。”

老曹到不料方七佛有这般心胸,他本在绞尽脑汁如何救他,又不至于同明教交恶,顿时心中一喜,低声道:“七佛兄,如今我等随同朝廷为敌,可是放眼天下,女真豹变之势已成,将来真正大敌,还是异族。如你所言,汉家有此等好汉殊为不易,杀之着实可惜,倒不如拿下了他,慢慢劝服他效力。”

方七佛沉思片刻,摇头叹道:“非是我不愿意,只是这等好汉,心如铁石,我不信能劝服了他。”

曹操诡异一笑:“七佛兄谬矣——他不肯为你明教出力,难道不肯为天下汉人出力?关在牢在好吃好喝养着他,将来推翻了宋廷,北面金辽恢复河山时,难道他不肯效命么?”

方七佛听了一愣,心想这厮想得居然这般长远?苦笑道:“不怕宋兄见笑,此前我等坐井观天,只道天下官兵都如江南那些废物一般,如今和西军交战,才晓得边军之强,推翻宋廷,还不知道要到何时也——假若我等终为朝廷所灭,留他又有何用?”

曹操正色凝视方七佛,缓缓道:“若真有那一日,便放了他替宋廷出力又如何?我们和朝廷打来打去,都是汉人自家的恩怨,和辽人、金人那些异族,却又大不相同。若不能代宋而立,多留一个汉家豪杰,便是为汉人多留一丝底气,七佛兄以为如何?”

其实这一番言语,老曹心知肚明,早晚是要说与他们的。若是这些明教中的厉害人物,只图自家利益,全无家国之心,老曹又何必苦心造诣,来江南冒险取这火中之栗?

此时突然跳出姚兴此人,倒是趁机可以探一探方七佛真实本心。

殊不知他这番言论,听在方七佛耳中,直可谓振聋发聩——方七佛不由一呆,愣愣看向曹操,在明教群雄心目中,世间大敌,不过朝廷,至于北面异族,几乎不曾考虑过丝毫,何曾会思及“这天下宁愿给朝廷,也不能给异族”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