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回 帮源洞中圣公出(第2/4页)

这帮源洞所在之处,乃是清溪西北四十里的群山之中,背靠一岭,名天都岭,帮源洞主入口正在岭中,其内勾连纵横,恍若迷窟,可藏万马千军。

天都岭下,有一清潭,占地数十亩,其水清甜甘美,潭水流向西南,汇入练江。

祖士远二人一路狂奔,翻山越岭抵达帮源洞,守门的兵将见是右相亲至,自然不拦,那洞里通道阔达,足以奔马,祖士远轻车熟路,很快便找到了左丞相娄敏中,将近日诸事悉数告知。

这娄敏中原是清溪县教学的先生,肚里有些文章,一手剑法亦颇不凡,跟随方腊多年,亦是教中五散人的身份,因他秉性持重,故付以左相重任,一向随在方腊身边,帮他理政治国。

左右二相关系和睦,娄敏中一听祖士远所言,也是大惊,连忙引了去见方腊。

方腊所在之地,却是洞中一个天坑,阔达数百亩,天光直照,与外界无异,只是四面皆是高山深谷,飞鸟难渡,起了百余间大小房舍,构成宫殿。

左右二相报名而入,直趋陛前——

大光明殿正中,一张黄金、红珊瑚打造的火焰也似宝座,一条大汉身着九龙绣袍高踞其上。

观其形表,高约八尺,身躯壮硕,方面大耳,眼神烁烁,一双手更是远大于常人。

宝座之下,左侧立着光明左使、兵马大元帅方七佛,再往下则是宝光如来邓元觉,一个身穿金紫八卦道袍的中年道士,一个身穿朱甲的将军,一个面白无须的黑袍汉子,再一个便是“小养由基”庞万春。

看官听说:这些都是明教中的头领人物,那着龙袍大汉,自然便是声名赫赫的圣公方腊!

而在邓元觉之下,道士便是“灵应天师”包道乙,朱甲将军便是殿前太尉郑彪,人称“郑魔君”的便是,这三人加上已死的吕师囊,便是他教中的四大法王。

那个黑袍汉子,乃是司天太监浦文英,武艺虽然平平,却有观星之术,最能洞察吉凶,亦是教中五散人之一。

再往下面,则是数十名文官武将,不消多说。

左右二相入来,一番拜舞,方腊开口问他:“祖相,如今大敌来侵,你不在睦州坐镇,来见寡人,必有要事,此刻但说无妨。”

祖士远便道:“陛下,微臣急急前来,只因军情如火,不敢稍有耽误——童贯大军,袭破东管,守将伍应星大败而回;臣遣去乌龙岭的援兵,中途遇上官兵主力,力战不敌,退回清溪,如今他大军朝夕便至,此等大事,要由陛下做主。”

方腊听了一惊,随即怒道:“乌龙岭若陷,金芝岂不危矣?天定已是生死不知,金芝再有疏忽,我之血脉岂非尽断?”

怒目看向方七佛,沉声喝道:“七佛子,你不是说梁山那伙好汉奢遮能战,守把乌龙岭万无一失么?若是早知这般数日便丢了天险,让邓和尚与小庞去守,岂不是好?”

方七佛恭恭敬敬道:“陛下放心,武植此人,计谋深远,能征惯战,若非是他一力相帮,七佛也无法带这么多人撤出杭州,以他能耐,绝不会守不住乌龙岭,七佛料定是那童贯侥幸找到了山后小路,绕过岭来。”

祖士远道:“微臣所想,亦同方左使相同。还有一事要禀陛下,梁山泊戴宗、安道全二人,星夜兼程,赶来睦州,为受伤众将治疗,如今得了神医之力,方杰元帅已是转危为安,那戴宗亦不信他家兄弟丢了关卡,同夏侯成私下前往查探去了。”

听闻方杰等人无事,众人脸上都露出笑容,邓元觉呵呵笑道:“陛下,臣僧说什么来着?梁山那干兄弟,义气着实深厚。两千余里路程啊,往返便是近五千里,他十日间便通报赶来,当真是够朋友。”

方腊本也微笑,闻言却收起笑容,瞪他一眼道:“你这不吃斋的大和尚,便是容易轻信于人,你懂什么?那个武植,一面坐着朝廷的节度使,一面勾搭着梁山为他所用,黑白两道俱有大成,这等行径,岂是寻常人物所能为?他越这般拼命卖力示好,老子……啊不,寡人越觉得他用心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