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回 众人皆呼赛活驴(第3/4页)

火炉中炉火熊熊,石秀借着火光看去,只见这汉子相貌奇特——

此人鼻梁宽阔,恰似一条大路直通印堂,把眼睛远远挤在两边,若要照镜子怕是麻烦,只能先照一个眼睛,转过脸来,才得见另一个。

生得满脸满身都是麻点,似寻常人长麻子,不过一个坑,这人却是境界犹高,那大麻子里还长了小麻子,小麻子里还生着麻孙子,这有个名目,唤作三环套月麻子!

还不止三环套月一种,四四如意麻子,五福捧寿麻子,只要没有密集恐惧症的,你且研究吧,一年半载也数不清这汉子身子的这身麻子!

石秀看得忒仔细,“yue”的一声,差点吐喽,心下不由佩服:好一个“金钱豹子”,当真是名不啊虚传!

看官听说,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非是虚谈!你似这个“拼命三郎”石秀,本来好好一个啸傲江湖的粗糙汉子,鼻涕流嘴里当酒喝的狠角,只因娶了金枝玉叶的小帝姬赵福金,也不免学得精致了,每天上床都要洗脚不说,见了人家麻子多,他竟干呕!

哪里似“病关索”杨雄?浑然不失好汉本色,上前把汤隆一抱,感受着掌心奇特的手感,满脸堆笑:“兄弟,哥哥回来了!”

汤隆一惊:“哎呀,杨雄哥哥!”

只见他眼中精光一闪,左眼往左,右眼往右,顷刻间三百六十度风景尽收眼底,见得四下无人,这才放心,反手拉住杨雄,低声道:“哥哥,你今日当众卖阵,弃辽归宋,怎么还敢回来?若是被契丹人发觉,岂不大糟其糕?快走,小弟这就送你出去!”

说罢一弯腰,抄起一条铁瓜锤,要为杨雄开路。

石秀一看,这是个有义气、有胆色的,暗自点头。便听杨雄道:“兄弟休慌,为兄的这趟回来,难道吃饱了散心?却是同城中的宋军兄弟约好,要立个奇功,大破耶律老贼!”

汤隆一听,先探口气:“哥哥啊!你久不在南国,却不晓得那些腌臜人事!小弟的亲爹,当年深受老种相公器重,做了知寨武官,小弟说来也算是军班子弟,缘何流离在江湖上?便是宋军中黑了心肠的人太多!那些宋军若要立功,自己如何不来厮杀,独叫你来冒险?可见不安好心,依小弟的意思,莫若不要管他两国是非,你我一起逃出此地,哪里不得安身快活?”

杨雄拉住他道:“兄弟,宋军中虽有坏人,未必没有好汉,别的不说,你看我这好兄弟石秀,他如今乃是莱州兵马都监,堂堂一方主将,岂不也单枪匹马,陪我来干大事!”

汤隆闻言吃了一惊,连忙看去,他本来只道石秀也是杨雄在营中认识的朋友,不料竟是入品的武将,上下一打量,见石秀英气勃勃,不由心折,猛可里想起一人,不由叫道:“啊呀,这名字好耳熟,莫不是江湖上人称‘拼命三郎’的那个石秀?听说也曾在蓟州盘桓,却是因缘际会,得了‘武孟德’青睐,随他而去。”

石秀笑着抱拳道:“贱名不足挂齿,‘武孟德’倒的确是我大哥。”

汤隆大喜,纳头便拜:“小人何其有幸?先识杨雄哥哥,又见石秀哥哥,却不知石秀哥哥竟也做了军官,胡乱说些屁话,该死该死。”

石秀忙扶起他道:“不知者不怪!何况宋军之中,九成都是不中用的鼠辈。如今我哥哥武大郎,做了青州节度使,我等不少兄弟都在山东做武官,别个宋军虽是藏污纳垢,我哥哥这里,却是赏罚分明,兄弟们多有旧日驰名江湖的好汉,个个忠肝义胆,上阵杀敌,死不旋踵!”

汤隆听得仰慕不已,连声道:“若得同哥哥这等好汉做袍泽,死了也有光彩。”

杨雄笑道:“这有何难?实话同你说,如今沧州城中,几个军头都是‘武孟德’手下兄弟,乃是‘没遮拦’穆弘,‘摩云金翅’欧鹏,‘火眼狻猊’邓飞,‘花刀将’苏定,再有一个沧州本地的‘小旋风’柴进,亦是武大郎知交好友。我也是看他们义气深重,因此甘愿冒险,来破这支辽兵,若是不死,日后见了武大郎尊面,也算一份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