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回 狼烟席卷潼关西(一)(第3/4页)

安顿下赵氏一行,老曹径直带了一众兄弟,会通刘延庆等人,两面相见,雷横一声哥哥,又把刘延庆吓得一颤:这厮布局深远,好生可怖,还好我欲做华歆、王朗,他越强,我却该当越高兴才是。

挤出个笑脸:“不愧‘武孟德’,真个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曹操大笑。

刘延庆便把守汴京始末过程,又细述一遍。

他毕竟是真正高级将领,所见之详,比别个更加细致周全。

雷横又特地补充,把凌振本事夸得花儿一般:“开战以来,几乎不曾有胜绩,唯有‘轰天雷’出手,一场砲战,打得娄室心惊,若不是金兵因此气短,我等未必能够逃生。”

老曹乃是用兵行家,当年官渡一战,霹雳车砸得袁绍痛不欲生,算是真正识得砲兵厉害的,顿时大感兴趣,拉着凌振详谈了几句。

凌振只觉对方所言,字字句句说到自己心中,不由折服:怪不得此人偌大名声,当真是知兵善战!又难得这般亲和义气,真正是好汉子也。

说到打砲,却触动了刘延庆伤心事,不由垂泪,说起自己儿子遭炮撞断了腿,又急着逃命,鞍马奔波,耽误了救治,如今虽请得洛阳名医,然而发起高热来,不知能否熬过。

老曹思忖一回,心道:这个老刘,虽不是甚么勇将,毕竟在西军威望不浅,我将行之事,正需此人,不然却是给小种等人做了嫁衣……

拉起刘延庆到屋外,低声道:“老哥哥,你若要救儿子活,我却有一法,只是……因果甚大。”

刘延庆却是真心怜子的,当即哭道:“还顾甚么因果,但能救他,把了我老命去换,也自情愿心甘!”

曹操道:“倒不至于。恩,你可知有位名医,唤作安道全,手段通天,起死人肉白骨,人称他‘神医’!”

刘延庆眨了眨眼:“我听皇城司说法,此人乃是梁山人物,征方腊时,几个必死之人,都是经他救下。”

曹操诡秘一笑:“老哥哥,明人不说暗话!当初武某混迹江湖时,途经徐州,结识了一位红颜知己,彼此经生死度患难,两情相悦,此人不是旁个,正是方腊的女儿方金芝!当初从金国侥幸生还,得知朝廷要征方腊,还调动了我的兄弟,在下虽是朝廷命官,却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的挚爱女子遭了劫数,迫不得已,暗地里前往江南,助了明教小小一臂,保全了几个忠肝义胆、肯厮杀的好汉,这件事嘛,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刘延庆立刻接口,随即皱眉:“不过那姚兴也知,可要……”

曹操摆手:“我若要杀他时,杭州便杀了,此人不是小人心肠,我自有计较。只是你我兄弟,当敞开肺腑,才见交情,因此把隐私之事与你说之。”

刘延庆连连点头:“你是磊落好汉,愚兄岂能不知。贤弟,你莫非是在方腊处认识了安道全?”

曹操点头,叹道:“若不是为小刘贤侄,岂肯把这等把柄轻易授人?当初朝廷伐方腊,梁山为江湖义气,遣了不少好汉相帮,我一一都有结交,那个安道全,更是我挚爱兄弟,若要救我贤侄,普天下除他,再无第二个济事。”

刘延庆心中倒的确起了感激之心,曹操这些话,句句都坐实了通匪之实,但若不讲清楚,自己如何肯把儿子交给梁山?

刘延庆深深一礼:“只求贤弟写封书信,请那神医来此救治我儿,刘某保他平安无事,更有厚礼相酬。”

曹操笑道:“老哥哥,你却痴了,贤侄如今已然起了热,安道全又无双翼,难道飞来?依我之见,我写书一封,雷横本是山东江湖上的豪杰,亦和梁山上几个当家情熟,便让雷横带了我侄儿,做条船顺黄河而下,数日即可抵达梁山泊,贤侄只消熬过这两天,自然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