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回 狼烟席卷潼关西(五)(第3/4页)

老曹喜道:“若能如此,西夏、女真人何足挂齿?”

四月二十五日,小种相公领大军,由风陵渡过河,经中条山西脚绕过,要沿着河中府、晋宁州、汾州一线,大张旗鼓,杀向太原。

宋朝疆域二十三路,潼关之西,接壤西夏者乃是两路,一曰秦凤路,二曰永兴军路。

秦凤路者如今两路泰半都为西夏抢去,已同河东路接壤。

秦凤路者,甘肃一带,永兴军路者,陕西一带,河东路者,山西一带。

种师中去后两日,老曹出发。

麾下三万余兵马,其中二万为纪山军,含纪山铁骑五千。

一万为种师中麾下西军。

还有两千余随他转战幽云的梁山精锐。

老曹于西军中拔出两千余精锐,连同本部梁山军,合兵五千为先锋,亲自统领。

又派花荣、曲端、王彦、时迁四将,领五百军为斥候,当先开路。

李助、公孙胜、李怀、二马兄弟,坐镇中军。

全军出得潼关,沿着渭水西行,两日间,接连克复华州、渭南,都是时迁偷城,骑兵急袭,城中夏军,不曾逃得一个。

第三日,兵临京兆府,即长安也,城中兵马见了,痛哭涕零,两边验对身份无误,开门放了曹操进城。

原来西夏攻打此城,十余日未克,不愿就耽,遂弃而走,城中兵马只两千余人,泰半带伤,亦不敢出击,苦苦守卫至今。

守京兆府的两员战将,乃是兄弟两个,恰是王彦在泾原军时旧部,三人见面,好生欢喜。

其中哥哥吴玠,乃是泾原军第三将,弟弟吴璘,则是军中队将。

这兄弟两个都是二十余岁年纪,西夏入陕时,吴氏兄弟领泾原军余部去援,然而这支军三番五次抽调,余下兵士,非老即弱。

走到半路,不巧遇着完颜兀术所部,一阵杀得大败。

兄弟两领着残兵,拼命逃过渭水,躲进长安城里,才得幸存,好在金兵不曾追来。

数日之后,西夏兵至,举城惶惶。

吴玠召集城中大小官员、望族、豪杰,慷慨陈词:此汉家古都也,可破而不可降。

他兄弟仗着麾下泾原军,领着城中守军、青壮等,死死守住城池不失。

王彦同两个攀谈,得知汴梁失陷、老曹欲奔袭西夏皇城,二人先是愤慨,继而震惊,最后却是热血澎湃,都道:“刘法死后,再不见此等豪杰,我兄弟虽然驽钝,岂敢不奋死以从?”

遂请王彦领着二人,面见老曹,愿与同去。

老曹得知二人守城壮举,亦是欣赏,笑道:“汝兄弟诚汉家之英豪,今吾行‘虽远必诛’之举,岂肯不带挈你同去?”

西北畜牧发达,老曹出潼关以来,直至长安,陆续征发了许多马骡、大车,全军三万余人,无步行者,次日离了长安,星夜兼程,沿着渭水南岸急行。

他自离长安后,日行百余里,三日而达宝鸡县。

至此,渭水西面深入群山,峭壁森严,无路可行。

王彦谏道:“不妨渡河向北,自凤翔府往陇县,至泾原、镇戎军,便可出六盘山。”

曹操摇头道:“这条道路,诸城皆失,虽然近些,不利保密。我欲折向南行,先至凤州,绕过祁山,抵达秦州。”

秦州者,天水也。

王彦细看舆图,震惊道:“不料武帅山东人氏,竟能识此处地理。”

曹操喟叹道:“此乃诸葛武侯出祁山之故途也,吾岂不知。”

王彦懵懵懂懂,只道他掉书袋,自然也不细问。

曹操唤来黄友:“小种相公久任秦凤经略使之职,你随他多年,此地自然熟悉,可为向导。”

兵转向南,绕山而行,行经九日,周转四百余里,乃出,以奇兵突袭,一日收复秦州,得马数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