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建议增设多门太空相关的专业(第2/4页)

这便是时代科技的发展之下,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得跟上潮流才是。

“徐导,高校设置新型专业这可不是小事,毕竟涉及到了学子们就读之后的未来就业,更何况还是像我们科技大学这样的高校,你所建议的这些,目前来看确实有一些雏形的样子,只不过……未来是什么样的规模,这个可说不准啊。”

郑校长虽然很钦佩徐诺对于优秀高校人才的丰厚待遇,以及十分认可他所说的那一句“每一个科研人才都应得到厚待”的话。

但是在科技大学新设一些涉及到太空、近地轨道等领域的专业,这会不会太激进了一些。

毕竟现有的一些专业,其实在应用层面上来讲,也不是不可以应用在太空和近地轨道或者是空间站相关。

“郑校长,既然你目光如炬,能够看得到未来太空事业的发展已经有了雏形,而且这个雏形正在每年与日俱增,另外我不妨跟郑校长你透露一下,接下来我们真实集团将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用于近地轨道、月球的建设发展。”

徐诺见郑校长有一些“犹豫”,便十分耐心的对他这般说道。

对于郑校长的“犹豫”或者是“纠结”,徐诺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新设置一些专业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然后申请报批,同时也还需要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这些每一桩每一件做起来,都绝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特别是像科技大学这样在国内具有一定引领风向潮流的高校。

一旦做出的决定或者是花费大量精力和资金去设置的新专业结果不是未来的准确风向标的话,那么对于一所高校的权威和口碑,是有着长远影响的。

如果是徐诺有着自己的一所高校的话,那么徐诺自然是可以毫不犹豫的直接设置太空、民商用飞船、近地轨道空间站等领域的各种专业的,然后开始广泛宣传与招生。

但可惜的是徐诺手底下并没有一所庞大的高校。

“这样小徐。”

郑校长还是认真思索了一番徐诺刚才说的那些话以及提出的建议,但本着严谨的态度:“如果可以的话,你们真实集团为我们提供一个可行性报告,同时我也会向科技署、航天局深入的了解一下,这样一来我们科技大学这边再做一个评估报告,若是真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报教育署,新增一些与太空方面紧密相连的高校专业与研究项目。”

看到郑校长这么说,徐诺心里还挺高兴的。

至少郑校长这认真的态度,是把自己的建议装进了心里了的。

太空探索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仅只是当前的航天局,亦或是真实集团的真实航天可以一步走到位。

需要成熟的工程师,庞大的团队,以及一届又一届年轻人走进来,走进这个领域去拼搏。

而大学,就是在这里面扮演着培养一届又一届年轻人的角色,不可或缺。

毕竟每一个能够走上太空探索建设与发展道路上的优秀人才,那必然都是经过像科技大学以及燕城航天大学、青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所培养出来的。

“好,这没问题。”

徐诺甚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同时也期待着科技大学能够在确定之后,听取自己的建议,新设太空相关的专业,以为未来自己真实集团以及航天局的月球开发建设,近地轨道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对口人才。

而就在刚才,助理文若涵向自己提议,等到了燕城的时候,顺便就去燕城的几所高校也建议建议。

“近地轨道医疗、太空宇航医疗,这些我想都应该要有,小文,把燕城医科大学也添加到行程里面去。”

徐诺想了一下,当即便对助理文若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