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5页)

听他没事,施黛舒了口气。

“白砚也没受致命伤。”

孟轲道:“大夫说了,他主要是灵气消耗太多。”

——毕竟出了心魔境后,是江白砚单方面在屠杀妖邪。

“你爹来了传信。”

从袖中掏出一张信纸,孟轲把它递给施黛:“邪祟被压制后,玄同散人做了交代。”

玄同散人把全部希冀寄托在邪祟身上,得知它被永久封印,万念俱灰。

他不愿被镇厄司处死,为求宽限,透露了十年来的前因后果。

江无亦是他所害,用来掩埋邪祟在世的真相。

至于为何选中江白砚,原因有三。

其一,江无亦的魂魄是镇压邪气的主力。

让他的孩子被邪祟附体、沦为万民嫌憎的容器,是邪祟恶意的报复。

它本就是世间极恶的化身,以旁人的苦痛为乐。

其二,江白砚身为鲛人,体魄比常人强劲,足以容纳沉重的邪气。

加之他的剑术与身法皆是一流,远远胜过别的年轻躯壳。

其三,是江白砚的经历。

俗语有言,狡兔三窟。

邪祟活了万年不止,准备容器时,不可能只挑一个。

它寄生的人,必须心存至恶、对世间毫无挂念。

十年前,除开灭门江家,邪祟和玄同散人还选中了别的孩子,动用手段,让他们孤苦无依、受尽折磨。

三千多天过去,这些孩子有的自暴自弃,有的孱弱不堪,更多的,是伤痕累累,死在了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江白砚是其中最好的,也是最强的。

他能从邪修手里活下来,连玄同散人都觉得讶异。

施黛安静听完,心底闷然,右手不自觉攥紧被褥。

就因为这样,江白砚在苦血里过了半生。

“今天来府上解除血蛊的大夫,她听见的‘神谕’,是邪祟所为。”

孟轲轻叹道:“邪祟要附身,血蛊肯定不能留。于是它做了伪装,以神的身份,引导巫医来解。”

可谓做得面面俱到。

邪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它分明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却败在了最后关头。

施黛百感交集,心里最多是涩然的酸,猝不及防,又听见敲门声。

这次的声响不急不缓,孟轲了然挑眉,沈流霜半眯起眼。

施黛回神:“请进。”

房门被推开,搭于门扉之上的,是只骨节分明的右手。

屋外凉风细雨,江白砚进门时带进水雾,浸湿他鬓发。

他换了件干净的白衣,没有多余装饰,断水剑别在腰间,透出剑客独有的冷意。

听施黛说过心魔境里的事,孟轲眼珠一转:“你们先聊着。”

她拽起沈流霜手腕:“我和流霜去瞧瞧人参乌鸡汤。”

沈流霜:……

沈流霜沉默须臾,向江白砚略微颔首。

据施黛所言,破除心魔的方法,是江白砚自裁。

沈流霜从不觉得,江白砚是心怀天下、为万民肝脑涂地的圣人性格。

她看人很准,心明如镜,江白砚甘愿放弃性命,多半是为施黛。

说到底,这小子对她妹妹还算不错。

沈流霜和孟轲适时离开,施黛坐在床榻,仰面对上江白砚的眼。

正是这时,她后知后觉意识到,小腹伤口的疼痛,不知什么时候全然消散了。

施黛心下一跳:“你又用?”

只三个字,两人都明白问的是什么。

江白砚温声:“今日灵气殆尽,用得晚了,抱歉。”

自他挥剑斩灭邪祟,余下的灵力不足以启用咒术,直到一盏茶前,才恢复少许。

很疼。

邪法一出,痛意涌入,是从施黛身体各处传来的战栗,也是她长久忍受的磋磨。

江白砚并不厌恶。

感她所感,受她所受,于他而言,是某种意义上的两两相融。

江白砚道:“你因我受伤,我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