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上班 家属工正式报到(第4/5页)

“我就在这上班。”何二立指指二层小楼,“是整个车间最重要的人,车间没了我就玩不转了。”

夏芍看他表情十分肃穆,有点不信,“你是做什么的?”

“看温度计。”

夏芍:“……”

“你这是什么表情?我这个工作很重要的好吗?”何二立有些急了,“不管酱油、大酱还是青红方,发酵那都是有温度的,低于28度菌群没有活性,高于35度菌群就死了。我一个小时就得去看一回,要是没有我盯着,这些东西一个也别想做成。”

“所以你只要一个小时去看一眼,就算上班了?”夏芍实名羡慕了。

“也不是,要是温度不对,我还得去下面看火,调整用煤。”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智能控温,全靠烧锅炉给气,夏芍又不是那么羡慕了。

夏芍没想到的是,酿造车间这边还有豆腐房、酿酒房,人还没到,老远她就闻到了一股醉人的酒香。

“好闻吧?”何二立见她嗅了嗅,笑道:“那边的豆腐房是做青红方用的,不外卖,这边的酿酒房也是。南方的红方都是五香的,东三省不同,是酒味的。咱们厂为了做出来的红方好吃,酒都是自己酿,纯粮食酒,比外面卖那些好喝多了。”

除了豆腐房、酿酒房,酿造车间这边还有个木匠房。

陈寄北的师父是江城唯二会做木桶的,陆泽同当初把他塞进来,也是想他学门手艺,做个技术工。技术工种更容易评等级,做销售和供应虽然有外捞,但风险也大。

陆泽同这人一向正直,可不会把自家亲戚塞到这两个部门里捞回扣。

“寄北他师父那人脾气不太好,你平时少往这边来,省的他见了烦,又……”

何二立还想说什么,被陈寄北蹙眉看了眼。

这回他终于注意到了,嘿嘿笑,“行了我不说,你们是两口子,回家慢慢说。”

再剩下的就是糕点车间了,什么绿豆糕、槽子糕、面包、饼干……都是这个车间生产的。

何二立摸鱼人摸鱼魂,又给夏芍介绍了个好活,“那边机制饼干车间你看到了吧?压钙奶饼干和小动物饼干的。料配好了往机器里一倒,机器自己就压出来放到传送带上了。传送带上烤完,在另一头拿个木耙子一推,推进箱子里就行,特别轻松。”

“那是给老太太干的。”陈寄北淡声插了句。

何二立也不在乎,“等我老了变成老头儿,说不定就能干了。”

陈寄北:“……”

夏芍:“……”

何二立畅想完,还对夏芍道:“跟你说了也没用,这种没前途的轻快活儿你肯定看不上。”

不,夏芍可看得上了。

她已经想好了,等她上了四五十岁,能沾个老太太的边儿,就来跟何二立抢这个活养老。

三人转了一圈,厂里上班的铃也响了。

何二立和陈寄北都换上工作服去上班,夏芍也找到新家属工的集合地,等着分配工作。

这次食品厂招的人不少,打眼一看少说有三四十个,大的三十多岁,小的比夏芍还小。

其实要是穿到七十年代末或者八十年代,夏芍就想办法去当老师了,活轻省,后续还能转正。

可五六十年代的教师真不是什么好工作,基本没有正式编制,全是代课的临时工。工资少就不说了,还经常拖欠,有时候干一年,就年尾给发点,还未必能发全。

不然人家也不会说一军官二军干,三工人四□□,把工人排在教师前面。

更别提后面还有那十年,夏芍是穿越的,不是万能的,没法保证自己不会被波及。

这些家属工的工作早都安排好了,人事科一个科员在那念名单。

“一会儿我念到名字的,酿造车间站左边,酱菜车间站右边,糕点车间站中间。刘二妮,酿造车间,酱油班;王春花,酱菜车间……夏芍,糕点车间,面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