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答复(第3/5页)

他琢磨着夏芍的意思,“省里的确有,不过每年只有十个,咱们市只有机械厂拿过。”

那还是陆泽同当厂长时的机械厂,不然他也不会被省里看中,调去了省城。

夏芍把手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神清澈又闪动着光芒,“您说咱们干脆大方点,把这个交流会办大,也请其他市的食品厂过来交流学习,怎么样?”

“也请其他市的食品厂过来交流学习?”

宋书记没想到夏芍还真把老罗说动了,不仅说动了,还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老罗“嗯”了声,矜持地递上一份计划书,又实在没忍住冷哼,“我们不自己办,把其他市的食品厂都请过来,万一某些人出去说东西是他们研究的怎么办?”

这就是在说红香县食品厂了,显然老头儿气还没顺。

不过宋书记也顾不上了,他更惊讶于手里这份计划书,和计划书上清秀俊逸的字迹。

“夏芍写的?”他在方科长那里见过夏芍的字。

老罗再次矜持地点头,“随便写的,你将就着看。”眼里却有得意。

宋书记没再说什么,翻开计划书,越看眼神越复杂。

夏芍上辈子不是做企划的,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写的这个计划书,算是超越时代的降维打击。

首先立意就很高大上,他们愿意拿出自己辛苦研究出的成果,无私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拉动全省的糕点生产,给国家创造更多收益,也给人民带来更优质的生活。

你不是让我们无私吗?在市里怎么能叫无私,我们要无私到省里。

接着再看交流会的内容,宋书记都想在心里叫一声绝。

不论宫廷酥、无糖月饼还是苏打饼干,其实都是在他们市内卖的,出了市就基本没人知道了。

夏芍把无糖月饼和苏打饼干拿出来,对外就已经很说得过去了。

可对于红香县食品厂来说,这两种他们迟早能研究出来,他们最想要的反而是宫廷酥。夏芍这是既在省内博了好名声,又扣下了最关键的东西,没让红香县如愿。

何况她此举博得的不只有好名声,搞不好还有省里的荣誉。

而其他市纵使学了,也是在自己市内卖,根本影响不了他们江城的销量。

他们只损失了一点在红香县的市场,却打响了整个江成食品厂的名声。因为夏芍提了要求,希望大家吃水不忘挖井人,能在包装纸上印上他们江城的名字。

甚至因为他们厂产量有限,主要还是在自己厂的辖区内卖,这点市场的损失都可以忽略不计。

她才多大?今年不过二十五岁……

宋书记看完,把计划书放到了办公桌上,“行,这事我亲自去和市里说。”

要请其他市的食品厂,他们市商业局恐怕就不能做主了,还得和省里沟通。

老罗才不管他后续怎么处理,反正自己答复了,也答应了,绝对绝对够给市里面子了。

老头儿从办公室出来,回到车间,刚好碰到何二立在跟夏芍说话。

“要是一般生日我就不跟你们说了,六十大寿,不通知寄北一声不是那么回事儿。”

何二立说的是马四全的生日,虽然马四全明年才满六十周岁,但这种整寿都是提前一年过。陈寄北虽然走了,可名义上还是马四全的徒弟,逢年过节也都有走动。

因此谁提起来,不得说一声陈寄北仁义。九十九步都走了,也不差这一步。

夏芍点点头,“知道了,回去我会跟寄北说这事。”

又问何二立:“你跟美云这都订婚快一年了,还不准备结?”

“准备结了。”何二立嘿嘿笑,“大正月没有结婚的,开了春她又得薅山菜,哪有那时间。这两天山菜都老了,吃不了了,我妈已经准备去商量她妈定日子了。”

金美云倒还是那么能干,不然大可以早一点结婚,婚后让何二立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