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首映(第2/2页)

“范韦确实厉害,《大佛》他的戏份太少了,所以,我们准备再合作几次……”

“真的?有适合我的角色吗?”

“有的话肯定会找你……”

范韦的演技确实厉害,更厉害的是他的韧劲还有可塑性……

很多所谓的老戏骨年纪大了之后塑造的人物都趋向单一,演来演去都是一个样。

范韦不一样,总能给你新的感觉……

就像老陈醋,越久越香。

有人比较他跟赵本衫,这么形容的:

看范韦演戏,给人一种感觉:有个人拿斧头剔牙,看着马上嘴都被砍掉了,偏偏啥事没有,而且牙剔得倍儿干净;

赵本衫……他不拘泥于固定台词,而是先把握剧情大概走向,然后根据任务特点和场景去进行发挥……

以前一直觉得范韦胜过赵本衫,毕竟老赵一直在舒适圈打转,后来看了《落叶归根》、《鹊刀门传奇》,发现老赵的舒适圈有点大,去哪都是舒适圈……

有机会一定要让他俩再合作一把!

剧本都想好了——《东北夏洛克》,根据《平原上的夏洛克》改编……

……

冯晓刚满脸疲惫,显然春晚让他耗损巨大!

不管谁导春晚,都是一个样……

框架套路已经既定。

“难搞啊,一个节目你觉得很好,但领导觉得不行,那就得毙掉,以前,我觉得春晚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满意,但是啊,你让老百姓满意的前提是你必须让领导满意,因为领导不满意,老百姓看不见。”

“但领导满意了,节目很有可能不好看!”

后台,冯晓刚简单跟沈旭东吐槽了一下,沈旭东只是听着,陪着抽了根烟,然后去了放映厅……

冯晓刚这种叫上层思维……

他现在已经体制化了,《私人订制》充斥的都是油腻腔调……

复盘一下这三个故事,各是一种“烂”:

第一段:群众里面有坏人;

第二段:雅俗之辩?这玩意已不接地气,九十年代的议题,拿到二十年后讨论,有意义吗?

第三段最烂,圆宋丹丹的有钱梦,狠狠灌了一把鸡汤,最后得出结论:有钱人也不容易。

其实还有第四段,但支离破碎……完全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贺岁档,跟人上个吊毛的政治课啊!

这个事,其实怨编剧王硕——纸醉金迷的生活过惯了,还创作个屁啊……

创作者的宿命,尤其是喜剧创作者,因为大部分喜剧的着力点都是小人物的悲喜,你得接地气,至少让观众共情,但你成功了之后,直接阶级跃迁,很难再有途径去接触与感受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虽然还能创作,但故事更多是想当然……

《私人订制》确实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