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重工业电影(下)(第2/2页)

比方说我们做一个怪兽片,但这个怪兽既可以出现在美国电影中,也可以出现在中国电影,那它有什么特色?

当文化内核和美学系统都是中国的时候,我们的观众才会更容易产生共鸣感,然后才会觉得我们讲的这个故事、我们要表现的情感、人物、文化跟他有直接关系。

一点关系都没有,比方说《未来警察》、《机器侠》,其实,它们的故事是完整的,但就给人感觉劣质、不可信!

这个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建立科幻审美的关系。

我知道我们有很多科幻影迷,但我们要慢慢来,科幻语境尚未建立,必须要用几部硬科幻打开场面……

当我们的硬科幻一部一部地出现,当语境培养出来之后,我们才可以拍比如说一个机器人和一个姑娘谈恋爱之类的这种故事。

观众才会投入故事里!

……

其实……这篇东西,沈旭东未必真心认可,他是有意识炒作‘重工业电影’这个概念!

为什么不干脆叫“大片”或者“爆款”,非要自己发明一个重工业电影的说辞呢?

其实这玩意跟现阶段电影行业言必称IP,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属于实实在在的国内称谓。

国外有电影工业的说法,但没有重工业轻工业之分,他们的大片叫Blockbuster,也就是中文所说的“爆款”。

重工业电影,按照互联网说辞:一种新的概念!

一个新概念意味着新的故事,而一个好的故事意味着好的估值。

拍电影要钱,这钱从哪儿来?

几千万的话,电影公司自己就掏了,但是要拍大片,意味着要几亿投资,就得找银行借,找机构融资,于是就需要“重工业电影”这个概念,来吸引投资!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其实,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到顶峰,也无非就是好莱坞。

我们经历的一切在那里总能找到模板。

但媒体不可能翻来覆去讲一个古老的故事,现在的信息太多,想要出挑,必须找到新角度。

说实话,沈旭东发自内心觉得‘“重工业电影”,或者说大片,自然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不能因此认为这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这就好像一个考试还不及格的学生,已经在考虑究竟清华好还是北大棒——你先拍好类型片吧!’

但……他需要这个东西……

跟他预料的差不多,这篇微博立刻被主流媒体引用,短短两天时间,‘国产中重工业电影’、‘电影工业化’成为热词……

现在嘛……

需要一部够分量的电影出现,证明他写的这些是有道理的。

然后……《地火》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