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发言(第2/2页)

这个事引起了教员的重视……”

“我也算个作家,虽然一直没有进作协,但我对文学有一点浅见,什么是文学艺术?

按照我们有些作家的话来讲‘我有一种偏见,文学作品不应粉饰现实,文学艺术就是该暴露黑暗!’

这个对嘛?

这个问题,延安文艺座谈会,教员早就说过了‘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究竟哪种态度是我们需要的?我说两种都需要,问题是在对什么人。’

‘歌颂不等于粉饰,歌颂必须遵守实事求是,粉饰纯属捏造,同样,批判不等于抹黑。’

你看,八十年前的说法,现在还是振聋发聩……

有诸内,必形诸外。诚于中,形于外。

文学作品当然可以揭露黑暗,关键是出发点在哪里?

是为了发人深省,教育大众,劝人上进,让世界更加美好?还是为了小我各种私利,又或者只是单纯发泄不满,抨击现实?

不同的出发点,会造就不同的文艺作品。

从有些作品中,大家会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

而另一些作品,满篇都是自己对社会的愤懑、讽刺和冷眼旁观。

有很多所谓的“批判”更多的是一种作者高高在上的立场对下的批判,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感,对于底层的百姓,动不动以猪狗相称。

作者似乎是想表现出自己的超然与对底层民众的恨铁不成钢,但是在我看来,纯粹是自我陶醉而已。

现阶段的中国文学,它是高高在上被一部分人“垄断”的东西,什么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什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哪好哪不好统统由少部分人说了算。

能成为文学艺术的,不论如何讲直抒自我胸臆,失去了同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可能会一时受人追捧,但没有值得时代流传的核心价值。

从客观上讲,文学不经历人民群众的反复咀嚼,不经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过程,最多只能是现象,不能成为艺术的。

所以,我也不写东西了,写出来就是畅销小说,在很多专家看来,毫无文学价值嘛……”

“电影也一样,门槛似乎很高,他们说好才算好,他们说不好,那么就不算个玩意。

所以,很多人说电影圈(juan)……你得先进juan子里,才有被评价、评价别人的权利!各大奖项成了行业门阀在场内拉山头的一种表现……

举个例子,去年的一部《地火》,不客气的说,说到中国电影工业化与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今年各大提名获奖的其他那些电影,统统加在一起,也未必比得上一部《地火》,但《地火》一奖未拿,甚至连提名都没有……”

“国内的影视圈最大的问题就是长期被一帮老古板与行业既得利益者掌控了绝对话语权,他们抱着自己老旧的审美习惯十几年如一日地力捧小圈子承认的作品,对工业化、未来趋势与大众口碑通通充耳不闻。”

“我说句实在的,美国的奥斯卡也有老人当道,对新生事物不怎么感冒的症结,但人家最起码还知道给工业化设立奖项吧?咱们这边从业者张嘴闭嘴都是工业化,怎么连专属工业化奖项都没有一个?这说得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