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竹马的遗憾(第3/5页)

大家都看得如痴如醉,光头导演又是高兴,又是叹气。

这两个人只签了20天的录制合同,还不是按期算的,不过就20天时间,除掉中间的空窗期,也就只能拍出两期的节目。

下一期还不知道这一家三口能不能上,还会不会续签合同。

接档的嘉宾,他其实都找好了,但是有了他们这一家三口令人又爱又恨地搞事情,总觉得其他嘉宾都差了点意思。

简而言之,缺少一点综艺感。

或许等录制结束之后,再去谈一谈,提高一点通告费。

光头导演忧心。

同样忧心的还有系统030,如果他也有头发,他估计跟导演差不多一样得秃了。

记录bug的小本本已经写完两本了,呜呜呜呜.......

舞台上,叨叨的古诗最后一个字落下,琴音停,剑舞收。

台下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

直播间各种录频出现在了各大社交平台上,直接把这一家三口送上了热搜。

凌秋桑刚下台就被这舞剑高人的形象丢了,拎着长袍的下摆就去找工作人员了。

他刚才上台之前,拜托了一个工作人员用gopro帮他们拍摄。

还被导演调侃,说节目剪辑过后,有成片,不用自己单独拍。

凌秋桑表示,这意义可不一样。

他们下台之后,舞台上的布景都换了,还有很多大型工具搬了上去。

这是施懿负责排练的节目,也是今天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了,是个大型舞台剧。

也不知道这些毫无表演经验的村民们是否能在这么短的联系时间里完成这个节目。

几个宝宝们也被安排了一个路人甲的角色。

知道是表演村史,但是要如何表演才是重点。

施懿分了四个年龄段来展示,从主角幼年懵懂期,在老人脚边说起造纸工艺,幼年的主角说一定要把他们村的工艺发扬光大。

再从幼年到青年,青年时期的主角开始叛逆,他读了书,见识了村外面的世界,造纸的手艺早就落后了,他选择了离开村子,去外面发展。

再到中年,他回来了,村里的景象变得萧条,造纸坊就剩了几个老人家还在坚持,造出来的纸也卖不出去。

村里再也没有年轻人去学这个手艺了,直到叨叨扮演的路人小朋友,拿着小锤在石槽里不停地捶打。

主角问他在干什么。

叨叨说在造纸吖,主角心神剧震,曾几何时,他也像这个小朋友那般,模仿大人的动作,看着崭新的纸张从大人的手中诞生,那时候他是骄傲的。

可是为什么初心忘了呢?

从此,这个主角留在了村里,开始改进造纸,开始劝说年轻人学习这门手艺。

直到他老年,时代在变化,但只有他一个人的力量,村里的状况依旧没有太多的改善。

直到另一个人站出来,接下了他的担子。

自此,舞台剧结束。

主题并非是大家想象中的造纸工艺,而是传承。

村里的老人们看得热泪盈眶,参与表演的村民们也心底酸涩。

主持人用掌声结束了这场乡村文艺汇演。

回小院儿的路上。

凌秋桑突然问:“哥哥,为什么舞台剧的结局感觉有些悲凉?为什么要这么演呢?”

按照常规,不应该是那位主角决定留下之后,开始逆袭,直接把造纸坊发扬光大吗?

这就是很正常的爽文路线了。

施懿微微摇头,“主题是传承,无论传统工艺是否落寞,有传承才是重点,让大家看到传统工艺的落寞,引起大家的共鸣,才会有人愿意加入。”

凌秋桑若有所思。

叨叨趴在他身上已经累得睡着了,他今天可厉害了呢,表演了好几个节目。

大家都好喜欢他,睡梦里都挂着笑容。

第二天,录制就结束了,大家还等下一期的录制才能见面了,据说下一期要去国外,中间空窗期还挺长,中间准备工作多,大概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继续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