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王爷不可以(第2/5页)

虽然有些怪异,但比起接下来的考试就以及微不足道了。

殿试也是凌秋桑亲自出题,题目很简单。

问:科举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的可能性。

就只有这一篇策论。

考试时间也只有两个时辰,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策论三千字以内。

凌秋桑和施懿都是行动派,上午考试,下午批改,殿试当天就宣布排名。

这次是科举改革后的第一次殿试,凌秋桑也想看看学子们的水准,考试的途中还去考场上转悠了几圈儿。

没让他失望,看到了不少让他眼前一亮的回答。

或许有些标新立异,或许有些剑走偏锋,但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如何?”

考卷收回来之后,考生们被安排去吃午饭了,凌秋桑和施懿还有一帮内阁大臣抓紧时间批改试卷。

一整个下午,学子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阅卷官们也忙碌得没有停歇。

前三甲,状元和榜眼探花是凌秋桑和施懿钦定的,二甲往后的排名都是内阁大臣们商议后决定了。

之后传胪大典,鹿鸣宴,官员封官派官,全部交给了内阁。

今年的春闱落下的帷幕,但学子们的热情却没有减退,因为七部还有一次招考,他们都还有一次机会。

这要比往年落榜要等三年再考要合适得多。

确实,有些学子并不擅长写文章,但是他能在别的地方有一技之长,大小也能某个官位,做出成绩之后,也能升官,涨俸禄。

总之,这次春闱算是把目前缺的官员都补齐了,只要管理得当,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问题了。

好事一件接一件,去广州府种红薯贺古堂也传来了消息,或许是北方干旱的影响,这个冬天整个国家都不算冷,广州府更是宜居。

三种粮食能保存下来的粮种,至少够三分之一的百姓每家种上一亩地的量了。

再来一季,几乎就可以全国推广了。

除此之外,禹州水患也传来了新的消息。

去年种的树,存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数量也足够,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今年的春汛,因为有提前修建沟渠引流,虽然依旧涨水了,却没有危及到百姓和村庄。

后续只需要再巩固,等到把水利工程修建完成,禹州就再也不用担心水患了。

这些事情,凌秋桑全部交给了内阁,而他和施懿,终于走出了京城。

嘿嘿,组建内阁就是这点儿方便,除了必要让皇帝出面的大事情,其他政事,内阁都有权利处理。

他们是来这里度蜜月的,不能总在京城里待着,他俩连随从都没有带一个,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安安静静地出发了。

外观低调却设计独特的马车平稳而匀速行驶在管道上,要是注意观察,这马车根本不用人为驾驶,那马匹似乎能自己找路,也能带着车辆避开一切的坑洼路面。

凌秋桑歪躺在豪华的马车里,仰望着全景天窗。

“可终于能出来玩儿了。”

施懿在一旁烹茶,茶香四溢,“尝尝,刚上贡来的明前龙井。”

凌秋桑原本对喝茶没有特殊爱好,但是跟施懿待久了,特别是在大晋的这半年,他也品出一点门道。

“这茶,要是拿到上个世界去,得二三十万一斤了吧。”

施懿微微颔首,“喜欢的话,走的时候带一点。”

“好啊。”凌秋桑想了想,又道:“这世界好像也没别的好东西带走了,就这茶还不错。”

施懿忍俊不禁,“我原主司库里还有不少翡翠,种水都不错,你喜欢的话,带上一些。”

凌秋桑好奇:“他留那么多翡翠干什么?”

“造反。”施懿解释说,“你有没有发现大晋虽然还算富裕,有钱人不少,但是多用白银,很少有人用黄金的。”

“你还别说,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