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王爷正面上(第3/9页)

这摊位费按天交,未尝不是刷掉一批赚不到钱就知难而退的摊贩,能赚到钱的才会选择继续租摊位,商会也好来收税。

凌秋桑的小本本再次记上一笔,大晋确实有商税,也不算低,但仅限于官府记录在册有商铺的商家,摆摊儿的商家是不用交商税的。

他问道:“这商会是什么?就算要缴税,为什么是商会找我们呢?”

反正肯定不是商部的商会。

胭脂大哥:“咱们这江南商会这么出名,你们居然都不知道?在这苏州府做生意的,都必须给商会缴费,也就是保护费,但名义上还是说的是商税。”

他声音压得很低,“我劝你们啊,还是换个州府做生意吧。”

凌秋桑更疑惑了,“商会有什么资格收我们的保护费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基本上所有的生意都被商会垄断了,哪怕是卖烧饼的,都得交钱才能卖,还只能卖最普通的猪肉馅和素馅儿的。”

高档一点的,什么牛羊肉,都是不准普通百姓做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只能卖最普通的胭脂了。

凌秋桑若有所思,“那我这肥皂生意能做吗?要是只能做最低端的商品,岂不是只能做胰子生意了?”

“不一样。”胭脂大哥笑道:“你这只能算是低配版的香皂,跟胰子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放心卖,就是不知道他们到时候会收你几成的税。”

“这还不是统一的吗?”

“不,当然不是,赚得多的,那就收得多,但一般来说都是收四成。”

凌秋桑倒吸一口凉气,大晋的商税,确实也根据不同的货物有一定的起伏。

比如说粮商的税就很低,十税一,金银楼是最高的,十税三。

这什么江南商会居然敢收四成,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凌秋桑凑过去,压低了声音,“我和我哥以前都在其他州府做生意,其他地方也没见到有收小摊贩商税的,你们这江南商会,到底是什么来头?我读过几年书,国家好像是免了摊贩商税的呀。”

胭脂大哥鬼鬼祟祟,“可不敢随便聊,贵人的事情,咱老百姓不好说。”

凌秋桑沉吟了一下,递过去几块肥皂,“大哥,我们这初来乍到,您还是多指点我们几句吧,别到时候我们犯了贵人的忌讳。”

胭脂大哥看在肥皂的面子上,犹豫了片刻。

然后又凑近了一点,“这商会是我们这愈王妃的娘家人组织的,啧啧,那愈王倒是个好的,偶尔外出,见到百姓也是温温和和的,但是吧……”

他招了招手,示意凌秋桑靠过去一点,然后才继续说道:“这愈王是完全不懂做生意,只知道自己的老丈人对他说能增加当地税收,他就放手让老丈人去组织这个劳什子商会,大肆敛财。”

凌秋桑若有所思,这里的中高端物品都被商会垄断的,外地人想来做生意,必须加入这个商会,不愿意加入商会的商人,那就基本上在江南一带无立足之地了。

“大哥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的?”凌秋桑也好奇,“这种事情不应该藏着掖着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胭脂大哥道:“只要税收按时缴纳到上头去,那就没人来查,偶尔一两年再加两成税收报上去,上面的人还得夸奖他们做得好,但实际上这些钱不都是从我们老百姓身上搜刮的吗。”

凌秋桑大概是懂了,也不再继续追问。

封地的王爷,确实和土皇帝也没有差距了,其实有些朝代,封地的税收是归王爷所有的,大晋这边倒是另辟蹊径,要收封地一半的税收。

这意思就是,原本这苏州府每年能有一百万两的税收,就得上缴五十万两。

现在问题大致就明了了,就看是那愈王是知情还是不知情了。

凌秋桑原本是没打算削藩,也没打算动这些藩王的,但要是真犯到他头上,他也不会手软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