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哥哥带我走(第3/8页)

时间一晃,就到了该等大货车司机电话的那天了,那边打电话过来的时间还挺早的。

凌秋桑和施懿早早的就把东西准备好了,骑上马就出发了。

这次没累到马儿,两人一人骑了一匹马。

马儿养得膘肥体壮,四肢有力,跑起来十分畅快。

凌秋桑还有心思乐呵,“要放几十年后,景区骑个马都得几十块钱,要到马场去跑马,那可就更贵了。”

施懿听着,心里微动,“桑桑,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发展旅游行业?”

这个时候才改革开放不久,出行也只有绿皮火车或者大巴车,旅游业,还不太盛行。

但是几十年后,川藏线那可是网红国道,来这里徒步旅行,骑行川藏线的年轻人可不少,被称之为朝圣之路。

别的不说,这一路的风景是真漂亮,一天时间看尽四季风格也是正常的。

他们这里,现在要发展旅游业,可能还是有些苦难的,到底还是交通不方便。

施懿想了想,“我们可以去报社投稿,写一点关于本地的风土民情,自然风光,试试水,万一有人来呢。”

“行。”凌秋桑觉得,各个办法都试试。

到时候真有人来旅游,住镇上,这时候民风淳朴,他们镇上唯一的旅馆还开在了派出所旁边,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

他们可以教人骑马,带人体验放牧生活。

这事情真要成了,还是得跟官方合作。

先不急。

加油站,旁边的停车场停了不少的车辆。

一眼望去,都是重卡,大家伙呢。

凌秋桑找到加油站小哥,小哥给他们引见了他口中的大货车司机。

不是一个人,是一家三口。

夫妻俩一起跑车,吃饭的家伙都放在车上,停车的时候,就拿下来做饭。

还带着他们的儿子,看样子,差不多也有十七八岁了,模样有些机灵。

简单了寒暄了几句,他们也打听了一下外面的信息,顺便套了一下这一家三口的信息。

货车司机姓刘,叫刘建国,妻子叫王淑芬,夫妻二人的名字都十分具有这个时代独特的气息,他们的儿子叫刘浩。

据说是读书成绩不行,中专读完,分配的工作不行,干脆跟他们出来跑车,自己也跟着学习开车。

根据刘建国说,他们都是天府市运输队的,也算是铁饭碗工作了,他和另外几个货车司机都是负责这一条线路的。

他只跑半程,基本上半个月就能跑一趟,但是没有跑全程的人赚得多,主要是川藏线后半段的危险性高,他也不想为了钱,把命给搭上了。

所以才想着倒卖一下物资,多赚点,从前都只能偷偷摸摸的干,比如说买点儿扣子,头花,针头线脑,这种不起眼的小东西。

或者别人有想要的,登记一下,他们下次来的时候就带过来,不过这种基本上都是知青要买。

互惠互利,这里偏远,倒也没人举报。

现在国情好了,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了,运输队老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他们卖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凌秋桑笑着,“大哥,从前你们都是把外地的东西卖到我们这里来,有没有想过把我们这里的物资卖到外面去?”

话,终于说到了正题上。

刘建国刚才跟他们东拉西扯,就知道这两人不是要他帮忙带什么东西了,都是老油条了,谁还没点儿自己的想法呢。

只是没想到,他们是要他帮忙卖东西。

仔细琢磨了一下,“你们要卖什么?”

凌秋桑把牦牛肉干拿出来,“刘叔,你先尝尝,你看这生意能做不?这是我们的本地特产,保存时间也长,干吃,下酒,或者放两块炖汤都可以。”

刘建国尝了尝,是挺香的,要是有酒就好了,这东西下酒好啊。

刘浩也跟着尝了一块,眼睛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