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13页)

林长喜说完,抱着脑袋。一脸无奈又满身火气没处发。

朱小兰冷眼看着这一家子,心里早就烦躁了。

她早看出来了,老大家就是专门拖后腿的。

被林长喜这么数落,林长福又不愿意了,觉得林长喜这是甩锅。“现在就怪我儿子了是吧,马后炮谁不会啊。你们都指望着老二,有城有军不也是为了这个家才去讨好老二的?他们两个孩子思虑不周那是正常的,我当时就想对老二吼出来的。他自己教不好孩子,怪谁?自己孩子折腾自己孩子,咋就能怪咱们呢?”

吴秀红立马道:“就是,咋啥都怪咱家呢,咱家也是为了这个家好。老二家里家教有问题。”

林水根拍桌子,让大家别吵了。“吵啥啊,反正老二和安安不管咋样想,老二总是要给咱们养老费的。要不然他就是不孝!”

孙银花心里惴惴不安,但是听到老头子这话,觉得有道理。

反正老二甭管咋样,总不能不管爹妈。

至于小辈们以后能不能得到老二的照拂……关她啥事儿啊?儿子靠不住,难道还能靠孙子?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孙银花对家里孙子的偏爱,已经慢慢的变了味了。

她心里慢慢多了许多想法,总结起来就是,没一个孝顺的!钱才是最可靠的。谁给她钱,谁就是好的。

她喊林长喜,“老三啊,还是给安安写信,就说这事儿是老大家的胡闹的,和咱没关系哈。”

林长福和吴秀红:……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林长喜也只能试试了。

……

首都这边,林安安倒是没关注老家的事儿了。基本上结果她也知道,林常胜不可能对老林家如何。

一来是亲人,打断骨头连着筋是他们的传统。二来就是他也不能对老林家人动手。

多半就是生个气,带孩子们回来了。至于以后对老林家人的态度,还说不准。

不过这些事儿对林安安是没啥影响的。她可不怕林常胜和徐月英回来找她麻烦。

甚至她还有心思准备写文章投稿。叫《姜小木进城记》。

当时林安安写军属文章的时候,她自己的故事化名就是姜小木。甚至当时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是姜小木,她也没写后续。

现在事情闹这一步,自然也不用担心别人猜出来了。

不过林安安写文章,并不是为了曝光自己在老家被如何苛待。事到如今,林安安并不需要通过这个事儿来获取别人的同情怜悯。或者对老家那群人声讨。

她主要是想写一篇文章,鼓励更多像主人格那样的孩子。生活在困境中,迷茫的人。

既然当初那篇文章反响不错,那看到的人应该还记得。

林安安就准备写后续。写写姜小木在劳动过程中,因为受伤,导致失去了干农活的能力。

这在农村是致命的。因为不能劳作就没有粮食吃。

但是姜小木没有放弃,劳动不行,她就决定学好知识。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于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其中各种艰难方式进学之后,终于凭借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考了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全县第一。其中少不了遇到了良师益友的帮忙,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也因为通过学习,她学会写信,知道自己可以找谁帮忙。

她终于给父亲写了信,成功的改善了生活。

优异的成绩令父亲感到骄傲。于是她被接到了城里生活。

在这里,她遇到了许多朋友,好的老师,热情的同学。接受到了更多的教育。

终于考上大学。

贫瘠的土地,经过精心的施肥,耕种。姜小木这一支独木终于茁壮成长,长成了一棵不用依赖旁人的大树。

这篇文章,她并没有写来城里之后被人如何欺负,着重于写刻苦与努力,写坚持不懈。甚至还写了姜小木的学习渠道。比如废旧的报纸,别人不要的旧课本。找机会就听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