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班师(第2/3页)

此后海上有许莼、侬思稷和盛家两兄弟分别率着船队来回巡逻,互为援护,一方遇敌,即变阵防御阵型,待到其他船队来援,倭寇补给被完全切断,陆战自然一败涂地。

战况势如破竹,五月之朔,王师夺回了新罗都城,新罗国王李氏上表为谢。

而朝廷那边也来了旨意,王师大胜,礼部奏请献俘奏凯,恭请皇上临御午门受俘,皇上准奏。

谕旨着浙闽总督方子静,靖逆将军侬思稷、津海兵备卫副都督许莼等一应有功将领进京,以平定新罗所获倭寇叛逆俘囚藤原黑纲、井上五郎、岩中秀月等俘虏,解送至京,行献俘礼,遣官告祭太庙社稷。

六月,大军返回津海港,从津海卫一路率军进京,班师回朝。献俘礼的日子礼部议了六月二十八。大军驻扎在城外,许莼却提前一天进了城,没回靖国公府,倒是轻车简从,悄悄儿进了宫。

宫里一切仍如之前一般,只是天气已经渐热,一路走进来都能闻到隐隐花香,进到岁羽殿的院子里,更是莲香清远。

苏槐带着内侍赶着上来伺候着他更衣,许莼看到院子里四处都放上了巨大的荷花缸,里头种满了莲花,绿盖叠翠亭亭摇曳,花瓣都是雪白如玉雕一般,一尘不染。

许莼忍不住问:“皇上怎么喜欢上莲花了?”

苏槐悄声道:“这是皇上供佛用的呢,每日必亲手摘取最好的莲花,供奉佛台前,诵过经,才去早朝。”

许莼怔了怔,忽然反应过来:“皇上还在斋戒?”

苏槐含笑悄声道:“昨日刚好是斋戒的最后一日。幸而大人平安回来了。得了捷报后,皇上去皇庙、去京郊的大悲寺都拜了,还从自己私库里拨了银子,要修庙还愿呢,还许了亲手抄佛经一百卷。”

他悄悄指了指殿内:“如今正是在佛堂里抄经呢。您进来急,恐怕没吃晚饭吧?不如先在外边用点儿点心,等皇上抄经结束,自然会出来了。”

许莼满心内疚,摇了摇头:“不必,我一会儿和皇上一起用吧。”

他从城外大营来,身上尚且披着软甲,如今内侍们替他将甲衣长靴等都宽了,换了素丝袍,悄悄进了殿内。

殿内香气悠然,佛堂净室设在东侧,许莼慢慢走过去,果然看到谢翊跪坐在佛堂矮几前,穿着一领素白麻袍,正襟危坐,眉目肃穆,持笔正在抄经,他面容清减不少,眼眶都微微有些陷入,唇色也很淡,但风姿仍如清雪,如今带上了一丝禅意,越发仙风道骨。

许莼原本满心情热如炽进宫来,此刻看到这一刻,满心热火都化成潺潺暖流,又是感动,又是内疚。静悄悄脱了鞋走进去,同样跪坐在谢翊身旁,安静地看着他抄经。

然而他终究是个安静不了多久的人,虽则在佛堂里他尚且规矩坐着,但目光却忍不住从看着谢翊手腕上缠着的沉香念珠,深黑色的珠链绕着清瘦手腕,能看到微微凸起的腕骨,修长的手指一丝不苟地执着笔,指节和指尖用力透着点苍白。

谢翊落笔的字如银钩铁画,只在他进来同样跪坐下来的时候顿了顿,但仍然继续目不斜视地认真抄着经,凝气沉神,墨迹认真。

许莼目光却越来越大胆,挨得也越来越近,谢翊甚至能感觉到隔着薄麻衣对方身体的腾腾热气,闻到他身上熏的香,应该是为了进宫特意熏的,而不必看,这家伙必定如今目灼灼似猫,雄赳赳似幼虎,正憋着劲儿翻掌亮爪的要给他看他的战利品,炫耀他的功绩。

谢翊终于叹了声气,低头看那卷经文,到底用不得了,只能掷了笔转过眼看许莼:“苏槐没和你说我抄经?让你在外边先吃点,非要进来骚扰我清静做什么?倒废了我白抄这半天。”

许莼委屈看着他:“我什么都没做,就陪着您也不行么。”他看着那经文既没污也没乱,不解道:“这经不是抄得很好吗?如何就说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