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赏桃(第2/3页)

谢翊心中感动,便也温存一番,两人兴尽后许莼气喘吁吁仍是眷恋不休只吻着谢翊肌肤,低声道:“转眼鹤发鸡皮,到时都白了头,九哥也不能嫌我不如今日之玄发朱唇。”

谢翊又被他逗得发笑:“到时我比你老得快,我倒要担心你嫌我了。”

许莼哼哼:“九哥在我心中永远都是美人,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他忽然坐起来:“叫他们备丹青笔墨,我要画画九哥。”

谢翊哭笑不得,看他尚且赤着身子,一身肌肤结实紧致,泛着微光,心中喜爱,伸手拉了他手腕逼着他躺下:“歇着吧,一会儿一个主意,明儿起来,你还得去查你那些走私吧,眼见着就要上朝了,事多得很,你倒闲情逸致起来了。”

许莼虽然顺从依偎着谢翊,心中有些不足:“如今心中正有那灵光一现,现在画九哥肯定画得最美。”

谢翊却伸手将他按在怀中笑道:“嗯,朕倒阻了你流芳百世了,朕本来心疼你白日累了,想让你早点歇,如今既还有余力东想西想的,不若侍君才是正道,翻过身去,卿卿说得没错,人生苦短,春宵千金,不可辜负。”

他指掌拂过许莼分外紧实的腰线,感受着属于青年人的生机勃勃,意味深长:“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

=========

次日许莼一大早便出去,却是私下命人去查走私,另外自己也有些故交要拜访,便忙忙碌碌去了。

谢翊这边上了朝,散了朝回来便看到苏槐捧着一个匣子奉上来,一边禀报:“清晨奉了陛下之命,老奴亲自带人去了闲云坊,一一抄了那些不利于侯爷的流言蜚语回来。”

谢翊打开匣子,拿了那些抄本出来看,一边翻一边冷笑,苏槐道:“都是些市井庸常小人的闲言碎语,陛下不必挂怀,气坏了龙体,倒让侯爷担忧。”

谢翊道:“闲云坊如今是哪个管事掌着?”

苏槐道:“闲云坊那边原本罗禹州掌着,后来青钱姑娘掌了一段时间,定下了在茶坊里收集抄录坊间流言的规矩。后来青钱姑娘去了津海卫替侯爷办事,罗禹州也去了津海卫一段时间,这边便由国公夫人另外指了两个丫头,一个紫印、一个朱衣的分别打理着千秋园和闲云坊。如今却都由侯爷身旁的秋湖统一揽着了。”

谢翊微一点头:“朕是听说如今他自己的产业都由秋湖打理了,他自己只忙着公事,倒是自己的生意都顾不上了。”

苏槐笑道:“侯爷这是忠心耿耿,待陛下一心一意呢。”

谢翊又问:“打听到昨夜大放厥词满嘴喷粪的那书生是什么人了吗?”

苏槐道:“陛下既有交代,秋湖连忙使人打听清楚了,这说话的是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叫丁如裕,今年已五十多岁了,仍未能中举人,但却颇以才高自诩,平日最喜说的是如今朝廷喜用青年人,世人喜奉承少年富贵的,他虽才高如姜子牙,却到底时运不济的话。”

谢翊冷笑了声:“今年朕可点了个白发探花,他怎么说?”

苏槐看谢翊喜怒形于色,竟然斤斤计较起这无知书生的话来,连忙道:“倒也不至于敢诽谤君上,只说有了希望,今年又要去秋试呢,大概也想谋个贡生的名额。他家贫,平日在维贤书院里教一门科,偶尔也去富家为西席,靠束脩度日,闻说这边书坊抄书能有银钱,兼着平日又有书生一同论文说诗的,便也是闲云坊的常客了。”

谢翊想了一会儿:“朕记得那维贤书院,不正是之前谢翡他们筹款开的义学吗?”

苏槐道:“正是顺安郡王生前筹办的那个义学呢。因着如今各州县的新式学堂越来越多,学生都跑去津海那边想去读那新式学堂了,如今维贤书院里也正打算着将科目改良些加些技艺科目,他学不会那些洋务新学,年岁又老了,怕没了生计,也自是反对那新式学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