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土地(第2/3页)

虽然修仙界并无什么鬼神地只之说,但他第一世可是听过不少此类传说的。

“这么看起来,之前那不是法力波动,而是……神力么?东土的神明?也不知道是否有西方神系之类,真是有趣……”

方夕嘴角,露出一个感兴趣的笑容。

……

白甘村。

此地村民大多姓白、甘,村中鸡犬相闻,一片屋宇绵延。

甘玉背着一捆柴禾,推开自家的篱笆。

就见茅屋之下,老母露出笑容:“玉儿回来了,粥已经盛好了……”

“娘亲可吃过了?”甘玉将柴火放下,用葫芦瓢舀起一瓢水,咕噜噜灌了下去,想要压住心中的饥火。

奈何水喝得太多,走起路来肚子里有些晃荡,十分不好受。

“我已经吃过了。”

甘玉之母坐在台阶之前,想要藉助白日之光缝补衣服。

明明只是四十岁不到的妇人,却已经驼背,鬓角也见霜白,衣服上满是补丁。

甘玉走进屋里,就见木桌之上的陶碗里还有半碗粥,里面混杂着一些木薯根茎,凝结成块状。

他见到这一幕,眼睛就是一红,知晓老母亲只喝了一点粥汤,将干货都留给自己。

连忙道:“孩儿不饿,在路上已经摘了几个果子吃了……”

“如今这时节,哪里有什么野果?我儿下地干活之余还要读书备考,将来考中道童,便是半个官身,老身便可享福了……”

甘玉之母絮絮叨叨地叮嘱,气度不像普通农妇。

甘家祖上有德,曾经出过一任县丞,只是后来卷入大案,被剥夺道籍,但颇有几本道经传家。

甘玉所在这一支,曾经也供养出过一位读书人,差点考中举才!

奈何身子太单薄在考场中暴疾而死,这一支因此败落。

如今甘母念念不忘,便是甘玉能继承先父遗志,考中道童!

甘玉擦了擦眼泪,没有吃粥,只是干着活。

干完活之后,又来到里屋,从粗布包裹中取出一本道经,细细翻阅。

虽然此本道经早已陈旧,但历代主人都是爱书之人,保存得颇为完整。

一边读书,甘玉的思绪一边宛若雨点般砸落心湖。

道廷治人,以《道经》取试。

首先便是县试,考中者称‘童生’,也有叫做‘道童’的,算是半入道籍,有了半个官身,在乡野之间无人敢欺负。

中了道童之后,便可以去考州试,州试再中,便是‘举才’,意为替‘道廷’举才。

举才之后,就是‘进士’,在京城三年一考,中者称‘进士’,为‘进道之士’!

此一步踏出,便是真正入了道籍,可以外放为官,或者在道廷任职,将来飞黄腾达,前程不可限量。

奈何一本《道经》洋洋洒洒,共有三十六卷,每一卷都微言大义,纵然有读书人皓首穷经,都未必能完全吃透。

想要过童子试,何其艰难?

“《道经》三十六卷,本家只有六卷……”

甘玉暗自盘算:“虽然童子试最为简单,但也必须熟练背诵《道经》方有可能通过……”

其实,他家只有一卷《道经》,靠着在村子里互相借阅誊抄,勉强能凑出六卷。

但剩下那三十卷,却是各家秘传,不到县城之中的私塾或者大户人家去借读,那是万万不可能凑齐的。

毕竟《道经》三十六卷,乃是此世唯一进身之阶!

青云之路上,竞争者自然越少越好。

普通贫民子弟想要读书进取,首先便要面对这天堑难关。

甘玉叹了口气,走出屋子,却见老母亲已经将一只篮子塞了过来,里面是满满一篮子鸡蛋:“我儿……村里新搬来了一位‘方先生’,似乎是个读书之人,有一箱子的书呢,你可去拜访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