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兵者长生到手(第2/4页)

官府和庙堂知道在世仙这么厉害,他们肯定是自己去讨好,哪里轮得到他们来?

不过他提出来的问题倒是给在场众人一个思路。

“没错,由于幻境突然变动,我们不能从微观角度观察整个灾变的过程。一场灾难是全方面的,一个人是不可能全部解决的。”

“在世仙以寿命续天下凡人,但它的寿命终究是有限的。如果雨一直下,他总不能一直续下去吧?”

“我们可以再从上清宫求证一下,或者再翻一翻资料,尽力还原当年的情况。”

“有道理,在世仙也不是万能。如此粗糙的史料,简直就是春秋笔法。”

学者专家们仿佛再一次找回了自信,又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推翻之前课题的同时,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课题。

“各位,请容我说一句话。”

忽然一道苍老的声音传开,所有人静下心来,转头看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

闻清庸,神州知名修行界历史学家,也是第一个提出要整合修行界历史的人。他知道的历史有时候比转世者还多,也由于早些年间帮助过一些转世者,拥有着不错的人脉。

可以称得上是修行界历史记录与研究的开创者之一,说句好听点就是祖师爷,在场的人都要给一分薄面。

“有新的研究方向终归是好的,但我们也要承认事实。我们低估了李长生的个人能力,也低估了个体伟力的极限。我说过研究修士与修行界需要怀抱敬畏,我们就如同蚂蚁仰望巨人,必须时刻保持谦卑。”

闻清庸手指重重的点在桌面,仿佛要让自己的强调更深入人心。

如今他的地位已经不需要为了经费而绞尽脑汁,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不在为俗欲所动。80有余的年纪,闻清庸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在历史上留下足迹。

名流清史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追求,哪怕是帝王将相也是如此。

他的历史责任就是理清仙凡,甚至是为后世社会的发展路线作出选择。

闻清庸拿起了【仙道洪灾48年】的资料,上边是素描出来的一个人影。

他头顶苍天,脚踏万田,一人即太平。

“你们还不够谦卑,对于一个仙人的谦卑。仁慈是他的品德,不是你们肆意妄为,大言不顺的资本。”

众多学者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为何这位祖师爷突然发怒。

有人小声的回答道:“老教授,研究应该提出适当的质疑。”

“质疑是你们这么质疑的?空口无凭,张口就来在那里冒犯一个足以支撑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我就问你们,你们敢这么跟上头领导说话吗?”

闻清庸不是不赞同质疑,只是他察觉现代学界与大部分普通人缺乏基本的敬畏。

说句难听点的,畏威而不怀德。

或许是在世仙一直以来堪称圣人般的形象,也许是觉得天高皇帝远管不着自己。闻清庸现在是真的有点后背发凉,他怕哪一天在世仙有那么一点“坏事”而被攻击。

普通人还好说,顶多是个道德绑架。可这是一个足以支撑整个人类社会的强者,就此次事件来看往大的说那是万世太平之根基。

这不得当祖宗供起来?不会真把听着上头所谓神州稳固一片大好当真吧?

“我希望以后你们能更正这一点,对于在世仙要像对待顶头大领导一样,甚至更胜。我不希望你们以后的学刊,出现刚刚那种无意义的质疑。”

房间内无人敢回话,原本坐在角落低头玩手机的赵四微微抬头,想看看是何方神圣,竟然有如此远见?

在闻清庸一通输出,接下来学士们的讨论开始单方面的导向李长生,各种报告中对于在世仙的夸赞那是滔滔不绝。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意识到了李长生对于社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