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草原(第2/3页)

但是如果不去,留在草原上,等死的几率又非常大。

朱邪越放下破旧的陶杯,重重的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穿着皮毛衣裳的女人掀开穹庐走了进来,她轻轻开口,“首领为何忧愁。”

这个人也是前首领的妻子,但是从地位上来说,她比朱邪越低一级,她叫朱邪阿兰,也在瘟疫之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朱邪越开口,“如果沙陀族所有的女人和幼童都要去到中原去,会如何呢。”

朱邪阿兰立刻惊讶的问:“我们如何能去大骊讨生活呢?没有大骊皇帝的允许,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去到中原。”

朱邪越面色更加惆怅,“大骊皇帝自然是允许的,说是让我们去到一个叫做江南的地方。”

朱邪阿兰更加惊讶,“要我们去干什么,中原不是更喜欢要男人吗?”

朱邪越:“说是有个叫楚娘娘的大发善心让我们过去做工,每天会给我们一顿饭的保障。”

朱邪阿兰呢喃道,“楚娘娘?”

实在不是因为她对这个名讳有所耳闻,而是楚娘娘的草原语与祝福降临同音。

朱邪阿兰再次确认,“真的是女人和幼童都要吗?”

朱邪越点头:“不止是沙陀,处月那边似乎也是这样说的。”

朱邪阿兰坐在毛毡上静静的想了两分钟,“去,若是留在草原上,沙陀和处月迟早都会毁灭。”

朱邪越用手擦了擦眼睛里快要流出来的泪水,“我们世世代代从未离开过草原,如今这草原上竟要一个人不留了,阿兰,我只是舍不得草原。”

朱邪阿兰握住她的手,“首领,我学过一句中原话,叫做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至少去了那个楚娘娘哪里,每天能吃到一顿饭,这已经很好了不是吗,现在多少草原人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了呢,而且中原吃的是精细的米啊。”

朱邪阿兰很喜欢楚娘娘这个词,读起来就好像是祝福降临了一般,她不知为何有种预感,祝福或许真的会降临在草原所有子民的身上。

*

河北道,西平县。

高羡已经三日没有吃那所谓长生的丹药了,身为仙人的楚娘娘都这般说了,他何必还去追求什么长生?

只不过重塑他那根深蒂固的三观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更要命的是他发现自己似乎不太习惯不吃那长生丹药,短短三日未曾服用,他便想的抓心抓肝。

而且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

高羡强忍着对于丹药的渴望,瞧着刚收到宋儇发到各节度使的信件。

他看着用红色的笔写的大大的几个“关于沙陀族和处月族人员引进分配事项。”

高羡有些莫名其妙,大骊的公文可从未有过这种行驶,并且标题为何一定要拿红笔来写。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这封信比他受到的宋儇的政令都要更好阅读,毕竟将事项写的还算详细不说,还分了几个方面,一目了然的让他明白了宋儇想要表达的意思。

意思是沙陀和处月族的壮年男性,按照各道的军事情况,均匀分配,不会存在太多的差距,请他们务必好好的训化这些草原人,让他们成为在前面冲锋的士兵,并且要保证他们的绝对忠心。

分配方案如下。

高羡往下一瞧,果然各道有差距,但是差距并不大,被分的最多的就是宋儇自己现在所在的关内道,其次就是楚旋的江南道。

这两个地方分的最多,高羡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宋儇肯定想要强壮的草原人来护卫自己的周全,而江南道才打完仗,兵力损失严重,自然是需要多一些的人的。

高羡继续往后看,后面就是些宋儇写的废话了,什么夺回长安就靠你们了,你们才是大骊最忠心的忠臣,等夺回了长安,要怎么怎么感谢你们,奖赏你们之类的。

再后面就是一条微不足道的消息,很明显写这份政令的人也并未将这件事当做一件很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