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钟鼓楼(第2/3页)

到了宵禁的时间会再击鼓三下,表示宵禁的时间已到。

钟鼓楼从前是做提醒百姓时间的用途,所以楚旋也选择将这第一个大时钟摆放在这里。

当然,民生部的人也实际探查过,钟鼓楼的这个位置已经是绝大多数的人能够瞧见的位置了,至于瞧不见的人,后面会再做一个时钟,在另一个地方放置。

施嫦为了这个时钟可是天天都泡在平板里,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资料和图纸。

她就不信了,这什么西方人搞出来的玩意她就搞不出来了。

这其中当然不乏很多失败的过程,发条不动,秒针不转等等。

发条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储存和释放能量的弹簧制作上,施嫦也是尽力的精益求精。

整个科研部的人疯狂加班,终于攻克了发条的问题。

紧接着后面的工序就简单许多了。

而且施嫦真的在上面雕刻了花纹,只不过雕的是她最爱吃的零食辣条魔芋爽螺蛳粉等等。

看到时钟实物的楚旋:“.这花纹倒是颇有你的风格。”

楚旋打量着面前的时钟的大小算是偏中等的,虽说项目是大时钟大时钟,但是以大新目前的生产力以及技术来说,做到这个大小就已经是极限了。

楚旋不得不说自己很佩服施嫦,原本她以为这个时钟会花上很长的时间,没想到施嫦自己不吭声的默默加班,还真给搞出来了。

施嫦似乎是看出了出了楚旋的表情,她切了一声,故作轻松道:“还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机关精巧之术更难,这种程度的西方玩意,洒洒水罢了。”

随后施嫦将平板递给楚旋,又说:“对了,这次制作这个时钟有不少工人都参与了,凡是参与了的,我都申请发笔奖金,你没意见吧。”

楚旋点头,“没意见。”

时钟摆上钟鼓楼的第一天,正好是周末,休息的人很多,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

朱邪阿兰也准备去看看,她现在在工厂里做工人,因为表现优异,平时又踏实肯干,上个星期还被提拔成了小班长。

草原人已经完全融入了在江南的生活,他们的口语也在和中原人的日常交流中取得了飞速进步。

甚至他们还学会了如何砍价,以及在卖东西的小贩说这个价格不能再少的时候说,“什么,我听不懂。”

朱邪阿兰现在已经很少想起在草原的生活了,在这里不用吹冷风,不用担心没有食物,不缺盐,甚至不缺茶和糖。

也许这样想是对草原的一种背叛,但是现在如果让她选,她不会选择回去。

朱邪罗洛在小学堂上小学。

其实她的年纪超了入学年龄,但是幸好教育部向下了通知,针对曾经的草原人可以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这也是为了让这些草原人能够完全融入的一个办法,将他们开始学习大新的文化和知识,那么他们将不会再有排外感。

朱邪阿兰个朱邪罗洛安静的等着公共牛车准备去钟鼓楼,她们已经等了两趟了,今天去钟鼓楼的人意外的多,两趟全都满员,那是多一个也站不下了。

朱邪阿兰说道:“难怪最近新开了个钟鼓楼站,原来是因为要放大时钟。”

朱邪罗洛想了想:“那大时钟长什么样子啊,是方的还是圆的,长的还是扁的呢?”

二人虽然日常交流完全没问题,但是到底来中原的时间不算特别长,所以说话还略带一点点口音。

话音刚落,朱邪罗洛就感觉有人在盯着她,她转头一看,果然瞧见有好几个人在盯着她看,一瞧就是一家人,老的少的都有。

她们来到江南也有一段时间了,本地的居民早就见怪不怪了,能这样惊讶的盯着她们的,只能是最近来的了。

苏玉珍和乔寻真一家子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所谓的草原人,难免盯着多看了些,结果没想到还被人家小姑娘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