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3/4页)

——

随着百姓的撤退,宫中各处逐渐被人塞满。

带着十个人的侯府侍卫挎着佩刀,脚步匆匆地两人为一组,顺着侯夫人住的宫殿,往两边延伸开来,先问住得不远的勋贵和官员。

安国公府住的宫殿离靖国侯府的最近,因着安国公府几个小辈在朝廷的官位不高,他们也没有第一时间得知霁州和永州相继失守的消息,直到定王大军攻入,他们才反应过来。

但是安国公府没有跟好些勋贵世家那般,着急忙慌地跟着周行撤往南边,而是迅速着人去靖国侯府询问消息,得知赫连曜双腿已然恢复后,老安国公大笑三声,然后听从侯府侍卫的安排,带着家眷退到皇宫。

靖国侯府两个侍卫一进去,在院子里,没待在宫殿里的老安国公道:“可是你们夫人那边有什么急事?”

事情紧急,侍卫匆匆拱手后道:“回安国公,夫人有命,从各家各户抽一些人手,去搬些粮食进来。”

老安国公经的事儿多,知道里头的厉害,一听就道:“是要搬些粮食,老李头,去把跟着进来的侍卫护卫小厮都叫来,让他们跟着靖国侯府的人一起去搬粮食。”

国公府里的侍卫护院小厮加起来差不多一百三十多个,他们都跟着国公府的主子挤在一处宫殿里,虽然有几间屋子,但还是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听说要跟靖国侯府的侍卫去搬粮食,也没有说其他。

而另一边,跑得非常快,身后已经跟着几百人的两个靖国侯府的侍卫走进一处小一点的宫殿。

当他们说明来意,一个高大俊朗的年轻男子直接从台阶上走下来,对靖国侯府的侍卫道:“我们府上跟着来的人有四十多个,我带着他们一起去。”

“天阔!”文文静静的中年妇人眉头一皱,明显不想他去。

阎天阔道:“娘亲不用担心,只是去搬些粮食,现在不搬,过几日皇宫里的人就要成为瓮中之鳖了。”

中年妇人张了张嘴,看向丈夫。

兴安伯道:“去吧,早去早回。”

阎天阔对着父亲颔首:“是,儿子会尽早回来的。”

阎天阔是靖国侯府的侍卫抽了这么些人手,唯一一个愿意跟着他们一起去扛粮食的贵族子弟,两个侍卫多看了两眼。

跟他们两人往下一家走着的阎天阔脚步稳健,一身窄袖衣裳,腰间佩着一柄剑,肩上斜挎着一把看起来就很重的弓。

他目光直视着前方,突然问:“靖国侯府所有人,都撤到皇宫里了吗?”

侍卫偏头看了看他,点头:“回阎少爷,府上主子都已在宫里住下。”

阎天阔似是随意问问,得到答案便不再说些什么。

很快,人手就召集齐了。

所有去扛粮食的人站在宫门前的那块宽敞的用汉白玉铺的地上,足足有三千多人,全是壮劳力。

说服了侯夫人,沈阿爹的楚含岫带着平安,张武他们也站到了人堆里,刚刚才从宫门处调过来,专门管理这事儿的侯府侍卫首领大声道:“刚刚北城那边传来消息,一半北城已被叛军占下,现在,侯爷和禁军正将几股叛军往西成那边引。”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趁着这点时间,将四方街三处院子的粮食搬到宫里,能搬多少搬多少,所有人都尽力!”

搬四方街三处院子的粮食,是楚含岫方才做下的决定。

除开存放在靖国侯府粮仓的粮食,他存在三个院子的粮食足足有三万多担,也就是三百万斤左右。

这么多粮食,等定王占下北城那边,肯定逃不过定王的眼睛。

与其为别人做嫁衣,还不如搬到宫里,让大家吃到肚子里。

而且这些粮食,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要运到忻州,跟家里人度过乱世的,但是现在定王提前谋反,永州也已经被齐国占领,原本占据忻州的洛王洛钦宇也没传出什么消息,他要是再带着阿爹弟弟他们往忻州去,风险实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