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5页)

陆老夫人在一旁坐着看了会,觉得无聊,便出去陪曾孙女玩了。

事实证明苏彤这选择是对的,有婆婆在旁,能很及时纠正她的错处,不过一个多小时,织的进度就赶上了上午自己在客厅织的长度。

好满足,苏彤忍不住对婆婆说:“织毛线果然可以熟能生巧。”

陆母笑着点了点头,就她这水平,真很难称得上巧。

晚上,陆一诚回来。

洗干净手回到客厅还没坐下,就一眼看到了那织了约莫一掌长的围巾。

心头好像有一股甜滋滋的泉水掠过,本来带着些倦意的眼眸瞬间放着光。

他人不自觉朝没织好的围巾走去,而正在给自己倒水喝,顺便活动一下筋骨的苏彤见状,都顾不上喝水,连忙大声阻止:“别碰我的毛线,我织了一天才织了这么点,万一散了就前功尽弃了。”

陆一诚彻底不敢碰了,织围巾原来这么难。小时候他看母亲织毛衣,没几天就织好一件,还以为不是很难,原来一天才织这么一点,也许是小时候记忆错乱吧。

苏彤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水,赶忙把自己织的半成品收好。

陆政回来,也很快注意到了被苏彤转移到柜子上的那团毛线。

开始他以为是妻子无聊织的,正想看看,不料却被儿子紧急制止。

“爸,那是阿彤正在织的围巾,别弄散了。”

“哦。”陆政收回手,好笑看着儿子。

瞧他紧张的,不难让人猜测,这围巾是织给他的。

陆政理解这种感觉,他又不是没年轻过。

进到房间,陆政忍不住对妻子说刚才儿子那紧张样。

陆母听后也笑了,颇有感触对丈夫说:“说实话,我是没想到儿子还会再有惊慌的一天。”

说惊慌夸张了,但她真的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儿子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性子愈发稳重,十来岁的年纪就跟小大人似的。成年后就更不用说了,大院谁人不夸她儿子稳重懂事。

她也知这是优点,只是偶尔也会怀念小时候他扑在自己怀里无措求助的样子。

这也许就是为人父母的心情吧,盼望着孩子长大,又舍不得孩子长大。

陆政也因妻子这话勾唇一笑,趁着还没开饭,他关上房门,和妻子说起了另一件事。

“我今天去看阿娟了……”

准确的说,是陆娟给他打电话,他听出不对劲,下午请了两个小时假提前下班去找她了。

不过几天没见,她却变了好多,谈论到江飞燕的事,也不似几天前那样张牙舞爪。甚至,她仿佛真听进去了他的劝,不再强烈反对江飞燕和杜为民了。

“怎么回事?”听到陆娟这改编,陆母没有高兴,反而不安起来。

对小姑子她还是了解的,几十年都改变不了的性格,怎么会几天就变化这么大。

陆母担心问:“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当时陆政也是这么想的,甚至担心是不是生病了,所以才会请假过去找她了。

“应该是这次飞燕的事对她打击太大了。”

大到性格都改变?陆母无法想象。

如果不是腿骨头断了,她真应该亲自去找小姑子了聊一下的。

陆母略带歉意对丈夫道:“都怪我,受伤的不是时候,你工作那么忙,还要操心家里头的事。”

陆政笑了,不许妻子自责。

“本来就是我亲妹妹,这事我不操心谁操心?”

陆母问:“你准备什么时候跟妈说?”

“再看看吧,后天周末,我想再去找阿娟他们了解一下情况。”

陆母点头,觉得也只能这样了。

外头,云姨已经把晚饭做好了。陆一诚奉命来敲门,夫妻两这才结束了这个话题。

吃过晚饭,自然又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不过从今天起,在看电视的同时,苏彤又多了一件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