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天变(第4/5页)

就这等数量,较之大夏立国之初,太祖帝禹一位武圣撑起来的王朝,又是强了多少倍?

更不要提大夏乃是典型的以武立国,和对异术的打压相比,武道是在蓬勃发展的。

从最初的武道宗门,再到武院体系,甚至到后期已然成型的武举取仕制度,说是倾全国之力培养武夫都不为过。

除此之外,大玄王朝更是修订武库,收录天下武学,并聚了不知多少宗师武圣日夜研究,得了那秘传的皇室九大武道法相。

就这,还不算朝廷向外传播的三十六种,以及有名有姓的可以成就武圣的功法,不下百种。

这又比大夏立国之初强了多少?”

说到这里,莫成君终是顿了顿,才抛出自己的论点:“所以,其实不是武夫一途没落了,相反,他们有了长足的发展,实力达到了又一巅峰。”

“可他们失败了啊?”

这时薛岭开口了,小家伙听了半晌,终于忍不住了。

“是啊,他们失败了,这自然有朝政腐败,王朝内耗的原因,但终究实力在那,无论如何不该是那般不堪。

但事实就是如此。

他们败了,一败涂地,以至于被我等仙宗打压至今,连头都抬不起来。

那原因是什么?

他们太弱?

不,不是他们弱,而是我等仙门变强了!

可大夏立国足有千五百年的岁月,异人已经被打压的快抬不起头了,没有好的学习发展的环境,为何会比武道更强?

又凭什么会比武道一途更强?”

好吧,习惯性停了下,等所有人的专注力提到最高,莫成君才续道:“常言道,做成一件事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这地利和人和,仙修皆不占优势,那唯一的优势就一个了——天时。

是的,天地不一样了,天变了,所以,仙修的手段也不一样了。

那这天地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了?

我认为,是这天地间的灵机数量和密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结论,其实在莫成君看来,挺正常的。

没法子,毕竟经历过那么多小说的毒打,灵气复苏的概念都算一种常识了。

莫成君还记得不知多少年前,研究《剑论三》时,他做出过‘天地灵机具有伪智能性’的结论时,以此推导出灵气复苏是鬼死后残余的灵性导致的。

现在来看,这推断有多么离谱就不说了,但至少在莫成君这里,‘灵气复苏’的概念其实很普通。

这世间一切都在变,那这天地灵机的数量在增加也并非不可能,若是这一推断成立,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鬼灵五老终究不是蠢人,在莫成君抛出自己的最终结论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不知多少联想。

张四长老:“武夫一道虽然也讲究汲取天地灵机,但更多的是向内求取,他们多用天地灵机来锤炼体魄。

不像我等,乃是求诸与外。

假如,真如莫师所言,是这灵机的数量和密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那我等仙修,确实占了大便宜。”

“四哥,你完全没说到点子上啊!”

张五长老立马接话反驳,道:“真正占便宜的地方应该是护道之术,我等仙修的术法神通,哪个不借助外界的天地灵机?

又有几个是纯粹用自身法力供养的?

可武夫呢?

他们的武功多是发挥自身的力量,或是体魄,或是内力真元,就算是汲取的天罡地煞,更讲究个神意合一,真正驾驭天地灵机的手段,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是极为粗糙。

这要是真的天地灵机的数量和密度有爆发式的增长,就是是我等占了大便宜。”

张三长老脾气不好,但思考的更深,他眸光闪烁,幽深似海:“如果这一切前提尽皆成立,那这‘天变’的具体时间点,必然是大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