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章合一(第6/7页)

她画画,许吉祥和许为民就在旁边看书,等她画完了,许吉祥的小脑袋也伸过来了,对着上面黑色架子绿色车身的小车子皱起了眉头:“姐,你画的是什么呀?”

“像是个可以拉的车子,可是为什么用布料,感觉挺不结实的,没人会买的。”

许如意就跟她解释:“这叫露营车,国外的人喜欢去野地上吃饭,他们会搭上帐篷,拉上天幕,支起桌子,露营车就是来拉这些东西的。”

这么一说,许为民都迷惑了:“去田里吃饭这么麻烦干什么?”

“有空在家里待着多舒服,野地里春天风大,夏天秋天有蚊虫,冬天冻死了,有什么好去的。”

“他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东西?”

这是许如意没有预料过的问题,她想过要解释一下这东西干什么用的,怎么用,但忘了,现在是1980年的夏国,我们距离发达世界实在是太远了。

对方家家户户汽车别墅,而我们连自行车还要凭票购买。

刚刚吃饱肚子的夏国人,怎么可能理解有地方可以不用种粮食,而是要专门花费大量的水养成草地,有人不在家里好好吃饭,而是开车跑到郊外享受这份野趣呢。

许如意眼睛忍不住酸涩,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日子现在过的苦,还因为她从来没有那么具象的感受到,我们这四十年有多努力,才追上了他们的脚步。

许吉祥说:“姐,我觉得还是独轮车好,虽然没这个好看,可是什么东西都能运,你还是改改吧,要我的话,我不会买的。”

许如意点点头:“我得改改。”

她得改改讲述的内容。

许如意那天说的信誓旦旦,张维觉得以许如意的速度,不出两天,就得来找她,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天,许如意没音了。

张维都忍不住跟武大成嘀咕:“看样子这事儿是太难了,连许如意都搞不定,都不敢来见我了。咱们啊,今年还是别抱希望了。”

武大成也挺失望的,外汇太重要了,可他们真的贡献太少了。

他忍不住出了个主意:“不行到时候也让许如意去,当工作人员,对她也有好处,提前见识一下,明年就有准备了。另外,她主意多,说不定能帮我们多卖点。”

他现在对许如意不似以往,有那么大意见了,一来事实证明,许如意真有本事,二来前两天他在省厅工作的姐夫告诉他:“陆厅长对你印象不错,说你对工作细致认真,掌握得很详细。”

这可是好消息,武大成还得谢谢许如意给他这个机会。

张维想想也是:“明天刀厂的锅炉验收,请了咱们去,我去堵她,征求一下她的意见。真是,搞不定就不来了?”

武大成忍不住看,张维的口气亲昵,对许如意的印象可是真不赖。

老山将刀厂锅炉改造,是燎原厂第一个落地的锅炉改造项目,尤其是赵光群王爱山他们,一直在等着老山将的改造效果,邬汇雍就跟许如意商量大办一下。

许如意自然没意见,只是没想到,这个大办,真太热闹了。

这天早上,她和燎原厂的人从公交车上一下来,就瞧见老山将刀厂门口拉了巨大的红色条幅,上面夹着用打印纸写着黑色的毛笔字——祝贺老山将刀厂沸腾炉改造顺利成功!

落款就是燎原厂。

而且厂门口,还摆了不少的盆栽月季,都是红色的,如今正在盛放,陪着条幅看起来喜庆又热闹。

他们愣着的时候,后面苏国强他们已经到了,苏国强直接呦呵了一声:“这二号比一号规模大啊。看样子你这改的比我们成功!”

这个一号合同和二号合同的段子,如今小圈子里大家都知道,如今提起来倒好像是节节高升的样子。

外加上后面那句话,别说燎原厂,老山将的人也高兴的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