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章合一(第5/7页)

徐磊直接撕了两页稿纸,现场开始记录。

许如意这才有机会回答赵光群:“您不是排第七,是排第八,所以还需要等一等,下个星期周城化肥厂的锅炉就改造完毕了,验收合格后,这支队伍来负责你们厂的改造。”

赵光群都愣了,他没瞧见有人比他快,难不成中间有人就报名了,他忍不住问:“第七是谁?”

这没什么好瞒的,“熊广涛!”

赵光群就想到了那天熊广涛让他们先走,自己回去,他居然那时候就签订了?!赵光群可不知道熊广涛和许如意的过节,此时就一个感觉,这小子,太不仗义了!

以至于后面合作,熊广涛都不知道为什么赵光群就是防着他!

等着吃完饭,送走了张维和武大成,许如意他们一行人,去客运站坐客车回燎原县,路上徐磊忍不住兴冲冲地讲:“厂长,你知道一共约了多少家吗?”

他都等不到许如意猜,立刻就说出来了:“12家。”

这可是真不少,锅炉的改造时间有长有短,但这边用的蒸发量都不大,所以平均也就是一个月,他们目前六个队伍,这么算下来,一个月的纯利润足有三四万块钱。

不但够发当月的工资和奖金,等着这18家都做完,连之前欠的两个月工资都能发了。

徐磊一想到这个,简直是前途光明。

旁边王晓宇兴高采烈,一边走一边说:“就是太忙不过来了,要是咱们全厂上,恐怕要更快!”

立刻有人就提议:“厂长,等着这批独轮车做完,把现在这批工人抽调出来,那会儿就忙得过来了吧。”

这肯定不行的,张维临走之前还说呢:“明天是报名截止日期,你们的产品我先报上去,你尽快把成品做出来,万一省厅那块问起来,得拿过去让人家看看。”

这是因为名单都是有审核的。

广交会名额有限,一年就开两次,哪个省不想多挣外汇?所以对产品把关很严格。

独轮车工艺品这种虽然看着简单且重复,不过安全啊,肯定有人要,就是多少的问题。

要是带去个卖不出去的东西,那不是浪费机会吗?

所以,露营车这么新奇的东西,八成是要问的,那会儿可就不能仅拿照片了。

不过露营车的事儿,许如意除了郭培生、徐磊,还没跟其他人透露,但现在既然能报上去了,自然是要说的。

许如意就说:“你可太小看咱们厂了。咱们就只改造锅炉吗?”

这话问的,王晓宇都傻了:“改造锅炉还不好啊。”

许如意快走两步,超过了所有人,扭回头冲着大家倒着走:“改造锅炉当然不错,你看,原先不相信我们的,现在相信我们了,连锅炉这么大的东西都抢着交到我们手里,更何况,我们还挣了钱。”

那可是!

一听这个大家都觉得扬眉吐气!

他们可是在那样臭名声中,愣生生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许如意肯定是最大的功臣,但同样,燎原厂的每个职工都是这场胜利的功臣!

这是可是在张清江他们签了合同后,许如意说的,大家饱受鼓舞,王晓宇更是当作座右铭!

许如意接着往下说:“可是改造锅炉才多少钱,如果我们卖锅炉呢。等着我们将18家的锅炉都整改完毕,打出了名声,我们的锅炉还怕没人要吗!“

卖锅炉的确挣钱。

那可是流水线,大家闷头生产就行了,改造锅炉不一样,先需要找问题,再一对一解决问题,然后再修理。费老大劲儿了。

这么一想,王晓宇直接说:“那我觉得咱们还是卖锅炉!“

许如意又说了:“而且,不仅仅是锅炉,我们也要发挥长处,我们现在还能生产独轮车,这个利润也不少。”

这个大家就不同意了,张元说:“利润是不错,可这东西大家都能生产,这个订单是老厂长跑来的,再想要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