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章合一(第6/8页)

——这么多人搬迁,总是需要住的地方吧。

如今跟燎原县那边聊好了,倒是不用着急,所以许如意的想法是,自己建住宅楼,所以想在光明厂附近批一块地。

她这个要求省城南州是很乐意的,毕竟燎原厂不缺钱,只是给块不值钱的地,又不用省厅出什么。

再说,她可是要搬三个厂子过来,虽然如今最赚钱的是红星厂,是肃南市的,但是,许如意未来可期啊。

不到一年时间,燎原厂可是节节开花步步高,她既然想尽办法做这三个厂子,肯定是有信心的。

所以对这事儿特别积极,许如意的要求是在光明厂附近,要够大,结果土地厅的那位干部,直接给她找了三块出来,就一句话:“要不许厂长你来一趟,我带着你看看,你喜欢哪个地方就哪个地方。”

因为提前一天来的,所以许如意这天就先跟着邬汇雍逛光明厂——这可是上次没逛过的地方。

医院就是个三层楼,许如意看了看,科室配置的很齐全,有内科、外科、骨科、中医、儿科和五官科,仪器也有不少,就是年头久了。

一般的病患都能处理,很是不错了。

还有中小学,一栋五层楼,共有教职工三十人,虽然不大,但成绩很好,在省城南州是排得上名的。

校长是位穿着中山装的女士,很严肃,许如意问她:“我们几个厂子有六百人,会带不少孩子过来,你们忙得过来吗?”

女士毫不犹豫地说:“我能保证教学质量始终如一。”

而这里面,许如意最喜欢的则是职工技校,原先光明厂辉煌的时候,有那么几年,他们甚至自己招收职高学生,毕业生全部进厂工作。

但光明厂很快就入不敷出,技校也就停办了,后来陆续当过职工的培训开会的地方,现在完全闲置。

恰好如今燎原总厂培训进修开展的轰轰烈烈,除了红星厂有地方,木艺厂和锅炉厂都是在会议室凑活进行的,如今有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再加上郭海英他们离得近了,不用每周接送,说不定还能加课,也能请到原先因为路远不愿意来的老师们,培训效果肯定好啊。

许如意转了好几个教室,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倒是让陪同的王唐对许如意又有了新的认知——他以为许如意只会赚钱,没想到这么重视学习啊。

第二天一大早,许如意就跟着土地厅里的张处长去看了地。

这三块都在光明厂附近,一块是最近的,在后门处,就是小一点,张处长跟她说:“可以建15栋楼,如果一栋五层,四个单元的话,可以提供600套住房。”

还有一块隔着一道街,地方就要大多了,“这块如果规划规划的话,可以建40栋楼没问题,还能有篮球场之类的地方。”

第三块则是郊区,那块地附近还都是农田,看起来特别荒凉,张处长说:“这一块以后都会划为住宅用地,你们要是先过来的话,就可以更大一些。”

许如意还是选了第二块,地方足够,离着光明厂近——上下班不痛苦,虽然这会儿的人似乎没有对上班很厌烦的。

更重要的是,离着医院幼儿园和学校都近,这才是生活最方便的地方。

选定了地方,自然就要开建,但许如意觉得自己还没忙活,似乎都给她包办了。

申请手续土地厅那块直接有人负责,人家说的可亲切呢:“办完了通知你们过来,不用操心了。”

建房子需要规划设计吧,南州市直接让设计院的院长跟他们接触,人家院长直接说:“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保证让你们满意!”

甚至建设都不用他们管,南州市直接派了南河重机械厂的建筑工程队过来了,人家说了:“省里的这些家属院,都是由他们建设的,质量好速度快,放心吧,保证让你们住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