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退婚(第6/7页)

靖国公离开后,褚映玉回到秋藜院。

她坐在暖炕上,抱着手炉,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枯寂萧条的雪景,面色冷然。

“小姐……”寄春端了一杯热茶过来,忧心忡忡地问,“国公爷刚才找您有何事?”

褚映玉道:“没什么事。”

寄春自然不信,她家小姐现在的模样太冷,看着不像没事的样子。

褚映玉朝她笑了笑,“真没事,只是让我确定某些猜测罢了。”

“什么猜测?”寄春不解。

褚映玉不语,只是想着,他们一定瞒了她什么,这事父亲知道,母亲知道,外祖父也知道。

除了这三人,旁人应该是不知道的。

或许这便和她从小就被他们严厉管教有关。

以前她不懂,只觉得周围的人对她极为严厉,是怕她的规矩学不好,出去让人笑话。

这次外祖父亲自走一趟,终于让她明白,他们对她严厉,不过是想要关着她,困住她,让她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按着他们的心意成长。

如果她嫁给孟瑜山,不过是从一个牢笼到另一个牢笼。

他们并不在意她过得快不快乐,只要给她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保证她活着便行。

褚映玉看向寄春,说道:“寄春,你能联系哑婆婆吗?”

寄春不解,“小姐,您要找哑婆婆做什么?”

“想问她一点事。”褚映玉道,“当年在青州,哑婆婆照顾咱们良多,我想感谢她一番。”

寄春闻言,也没有怀疑,便道:“那我等会儿去问问。”

褚映玉从匣子里取出这个月还没用完的月银,让她拿去打点。

只是寄春刚出去不久,就一脸沮丧地回来。

“小姐,我问了人,没人搭理我。”寄春苦着脸,“我原是想托当年和咱们一起从青州回来的鲁大娘帮忙联系哑婆婆的,但鲁大娘说她很忙,还说小姐您不如去找夫人,让夫人使人去找哑婆婆。”

褚映玉默默地听着,并不意外。

七岁那年被父母从青州接回府里后,她就再也没听说过青州的事,因为她娘不准她去打听,便没人敢告诉她。

**

第二天,长平侯府正式去靖国公府退婚。

这也是双方说好的,由女方来退婚,多少能保全一些褚映玉的脸面。

不过世人都知道褚孟两家退亲是怎么回事,觉得谁退亲都一样,反正褚映玉是嫁不成孟瑜山,加上她的年纪大了,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关于左老夫人答应给褚家的补偿之事,并没有向外透露,是以世人也不知道褚左两家的约定。

左家也是等了几天后,才让人去靖国公府商议左明珠和孟瑜山的婚事,希望两人尽快完婚。

至于长平侯府,则是静悄悄的,目前没什么动静。

大户人家都是要脸面的,不至于褚家这边刚退婚,马上就给褚映玉和左五郎定亲。

总得要有一个时间缓冲。

恰好现在褚映玉伤了脸,不适合出现在人前,就算要和左五郎相看,也得等她脸上的伤恢复再说。

长平侯夫妻俩商量过后,决定这事等到年底再说。

反正现在最重要的是小女儿和七皇子的婚事,长女的婚事可以延一延。

听说左孟两家议亲后,褚映玉便去找静安郡主。

“你想去寺里住一段时间?”静安郡主拧着眉,满脸不赞同,“现在天气这么冷,外头哪里比得上府里舒服?”

她觉得这女儿是脑子坏了,在这种天气去寺里祈福。

褚映玉道:“现在外面的闲言碎语定然不少,女儿心里难受,不如到寺里祈福,避一避。”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也十分在理。

去寺里祈福,还能有个好名声。

静安郡主仍是摇头,“你想祈福,家里有佛堂,去佛堂便是。若是想避开外头的风言风语,也可以去庄子住段日子,咱们府里在香山那边有个庄子,离香山寺也近,不若你去庄子里住段时间,去寺里上香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