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新官(第6/8页)

祝缨听他们说完了一顿吃的,会食的时间就到了。头一天,她什么也不带,反正饿一两顿她早就习惯了,等到了会食的时候大伙儿聚齐了,饭菜陆续上来,祝缨一看就乐了:“这不挺好的么?”

对她来说,有荤有素有汤,还有大碗的饭管饱,就很好了!

她吃得很香,让几个挑食的同僚怀疑她跟自己吃的不是同样的饭菜了。

吃完了饭有个休息的时间,她就问同事们:“我干什么?”

王评事道:“你问老左。”

左评事道:“不急,你新来的,虽是考的甲等头名,可考试和干事还是有点不同的,先不派你活计,你先看看卷宗,学学前辈们是怎么断案的吧。老王,你带他去看咱们的卷宗。”

大理寺的卷宗又与户部等不同,户部存着天下的户籍,二十年就要全部更新一次,旧的都要处理掉,大理寺这里,全是重大要案,保存期限上不封顶,从开国初到现在的案子都有,几十年的大案都在这里了!

王评事带着祝缨进了存放案卷的库房,说:“喏!都在这儿了!你把这些吃透了,也就明白怎么断案啦,再派你差使,你就能应付自如了。”

祝缨心说:你们他娘的真是欠揍!别的不说,这得差不多八十年了吧?每年,每府一件大案,一年也得几十件,怕不得上万件案子了?我都看完?!!!我给你们脑袋都塞马桶里你们信不信?

她面上还是很谦虚地说:“好,我就看起来。”

王评事带她认识管看档案的文吏老方,说:“以后要看就找他,登记一下,还回来的时候销账。”

祝缨也都记下了,按照他的说法,先借了一些案卷搬到自己的案头去看。

她的案头位置倒还好,因为十二张位子还缺二个,她就于剩下的几个里选了个通风、采光都还勉强的位子坐了。大理寺也发纸笔,又有灯烛之类,她沉下心来,一案一案地翻看。

中间,评事们也有要“我去看那个案子”、“我去狱里问个犯人”来来回回,祝缨也站起来问:“要我做什么?”

他们总说:“没事儿,你新来的,什么都还不知道,先看卷宗!”

看到晚间,左评事抻了个懒腰,说:“哎,今天谁当值?”

王评事说:“不该咱们的!”

左评事道:“那好!小祝你才来,这一轮先不排你的班,你下个月再班宿吧!”

于是一呼啦散了回家吃晚饭去了,留下祝缨看着他们欢呼的背影:搞什么鬼?

…………

头一天坐衙回家,祝大和张仙姑一个站在门口、一个站在巷口,殷殷切切地等祝缨回家。还在巷口,张仙姑就问:“怎么样?怎么样?今天干什么了?”

祝缨看着他们俩,想到今天一天的遭遇,也是失笑,道:“都挺好的,回家吧。”

这天晚饭也都是新菜,张仙姑一边给她挟菜一边问:“怎么样?怎么样?”

祝缨道:“我来到,还什么都没干呢,那边饭还行。”

张仙姑道:“那就好!”

两个神棍也不知道皇城衙门里是个什么样子,但都是尽力叮嘱。而后祝大突然想到:“你新到的,不一起喝个酒接个风的么?”

张仙姑一惊:“你可不能胡说啊!”

祝缨摇头道:“没有啊!并没有酒局。”

两人才放下心来。

祝缨吃完晚饭,又点灯接着读书、练字,二更天才睡。

第二天早早起来去大理寺应卯,又是看了一天的卷宗,不过她渐渐地看出了点兴味来。不得不说,各种案子可比街头说书讲故事的人编的那些离奇又有趣多了!再将前人的判断对比她之前背的那些律令,又有了些新的体悟,甚至为何律一直不变,但是令却不时对律做出补充调整——律法的改变,跟不上人的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