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行迹(第3/5页)

祝缨乐道:“谢大人成全,这事成了。”

郑熹道:“且慢高兴,事情成与不成,要看人的造化。设若那人出了意外,你也不要过于自责。”

祝缨吃惊地问:“我自责什么?又不是我坑的她?我认识她吗?成就成,不成就不成。我又不欠她的!这事儿吧,我干了,就没有遗憾了。她结果怎么样反正我尽力了。难道您做的事,必要每件都成的吗?不会吧?不会吧?”

郑熹笑骂道:“没志气!”

祝缨不在意地说:“那我可记住了,您要办的事一定会办成。嘿嘿!”

“嗯?还记我的小账?等着好取笑我?”

“那可不一定!”

郑熹骂道:“你还不滚去接着读书?”

祝缨又滚了。她还记得这一天是去取驱蚊药的日子,到了一看,果然也是火绳艾蒿,掌柜的说:“小铺最好的驱蚊药。”盘的手艺比张仙姑强多了,但是它也不值一贯!

祝缨道:“他们跟我说,就是艾蒿,很便宜的。你给我拿点艾蒿吧。”

一旁花姐听了,忍着笑说:“师傅,我回去了。”

祝缨跟掌柜的一番磨牙,还是给了掌柜的二百钱买了艾蒿回去,又被张仙姑说:“买贵了!”

过了两天,不等她去找王司直,却见王司直与左主簿拦住了她,祝缨道:“你们两个怎么?”

左主簿道:“出事了。”

“老王?”

王司直道:“不是我。还记得咱们说的那个告发的人么?死了!”

“噫!”祝缨说,“那可有点小麻烦,怎么跟上头报呢?”

左主簿道:“你不知道?”

“啊?”

王司直道:“判的流放,出京三十里,失足跌进河里,淹死了。喏,报信的人在那儿呢!”

祝缨道:“这下倒好了,陈相公也省心了,郑大人也省心了。只可惜押送的人要吃苦头了。”

王司直道:“也不一定是苦头,兴许还有甜头呢。这般长途押解,死个把人,不是常有的么?这是灭口。不知道我……”

祝缨这才对王司直道:“我没有直接问,但是他说,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会做成。你且把心放宽,稳稳当当的,做事的时候别出了差错才好。想来老王你与犯官并不是一回事。那件事,遮掩尚且来不及,动了你,是遮掩呢?还是闹大?”

王司直道:“好,好。”

左主簿道:“哎哟,老王悠闲一辈子了,难得见他这么六神无主呢。现在好了,神魂归位了。”

王司直笑骂:“你们两个促狭鬼!小祝年轻也还罢了,老左你……”

“哎——不如你老!”

几人谈笑一阵儿,又各忙各的去了,这一天,祝缨没打算盘,接着带人抄家去了。

…………——

等过了端午节,大理寺就收到了公文——祝缨要的人找到了,就在京城。

祝缨拿着回复的公文,一页一页地研究,一共两页纸,写着一个姑娘短短的二十余年的经历。她没有查过冯夫人的行迹,但是从姑娘这里也可以窥出一二。

这个叫婵娟的姑娘起初并不在京城,先是随着冯夫人被发到离京约摸六、七百里的一处交通要道,五年后,婵娟还没有夭折,又随冯夫人被转调到向西三、四百里的地方。又五年,冯夫人又被调走,而婵娟因为生病,因为怕她在路上死掉,所以她留在了当地,从此与冯夫人分开。

再然后,婵娟先是被一个“母亲”收养,随了这位老妓的姓,改名乔桂香。五年后,养母死了,她就又换了一个地方,改回本名婵娟。接着又辗转几处,直到两年前,祝缨等人入京前不久,她竟回到了京城,并且再次改名——珍珠!

祝缨将这两页纸仔仔细细读了三遍!

珍珠现在的“姨母”竟是九娘!

“这也太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