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人情(第5/8页)

祝缨道:“我去找王大人,有点事儿。”

“啊?!!!”

…………

祝缨回房里抽了本书,王云鹤既然说过让她有不懂的就问,她当然不会客气。除了学问,她还准备了一点别的题目。

到了京兆府,里面的人已经跟她更熟了!差役们背后说“看不懂这些大人们”,明明大理寺抢过周游的案子,王大人却跟没事人一般,对祝缨比之前更好了。既然王大人不在意,祝缨又没显出其他的“劣迹”,他们也就含混着过了。

祝缨到京兆府,他们也打招呼,祝缨也与他们笑着问好。

王云鹤这天很忙,有个重要的客人,祝缨便把自己读书的问题留了下来就回家了。

第二天到了大理寺,她胆子也大,跑去向郑熹去打听。

郑熹笑道:“你也有见不着王云鹤的时候?”

祝缨道:“以往跑去借档看的时候,也有见不着的呢!不过这回奇怪,他见客这么隆重。大人,刘松年是个什么人?”

“哎哟!他来啦?”郑熹很少发出夸张的语气词,这次好像是真的惊讶了。

他笑道:“天下文宗,只是有些不合时宜。你离他远一点!此人心黑手狠,曾对陛下有功,然而太会作夭。也就王云鹤不计较。”

祝缨记下了,说:“天下文宗,还心黑手狠。这个‘天下文宗’别是坑来的吧?”

郑熹笑不可遏,道:“不许胡说,这话给我烂在肚子里。正好,有件事你也管起来。”

祝缨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

“那些个杂事你也知道得差不多了,如今有一件,大理寺缺人,那些吏里,你先粗筛一回,再报给大理寺正。”

“诶?”祝缨没想到这个事会落在自己头上,她试探地问,“我行吗?”

她自从转做了大理寺丞,手上琐事不少,也知道其中一些不太好叫外人知道的事儿。比如,大理寺里也有空饷这回事,有吏长期病假了,其实已经除名,但是账面上还是照满额的人数发钱米。

不过大理寺因为才被整顿过没几年,吏的空额不多。官员则是因为有吏部等专门管着,人合得上。郑熹则是把这些空饷的钱都填进大理寺的公账里,所以大理寺的伙食那是不错的。

大理寺缺官,但是郑熹不让它时刻满员,总要空出一点来,就这么钓着人。

郑熹道:“这都干不好,以后还怎么干大事?去!”

祝缨抱着最新的命令,麻溜地出去选人了。她想了一下,大理寺现在的情况,郑熹是想在这里稳扎稳打干出业绩来的,所以要选的人必得是有点真本领的。从郑熹端午节把他们几个叫过去的情况来看,郑熹配人是比较全面的。则在大理寺内,要把各类案件都用得着的人手都给郑熹拢一个,同时,做杂务的人也要再有——现在干这些的是祝缨自己。还有,从吏上选了人出去,吏就又有空缺了,是不是再招几个进来?

因做了大理寺丞,她就把大理寺现今的人员名册又给扒拉了来,仔细看了一回。

仔仔细细写了个自己的计划又拿给郑熹看。

郑熹还没打开就说:“叫你干事,你先给我出题目。”

打开一看,不由说:“想得倒是周到。”

祝缨道:“您要看着这样办没毛病,我就照着这个找人了。每样都找几个备选,您看着合眼缘的再圈定?”

郑熹道:“知道应该怎么干了还不快去?”

祝缨抱着自己写的计划就溜了。她算好了,按照她所了解的案件种类,什么会看账的、会剖尸的、会背律条的都得有。此外,她还准备弄几个会糊弄事儿的,就不干别的,专门用来推出去跟别的衙门扯皮。

她先去找到了左司直,道:“老左,这事归我了!”

左司直大喜:“不愧是你!”

祝缨道:“先别说别的,你有什么合适的人不?你知道的,我上头还有三重婆婆,我做不得主,但是可把人塞进名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