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舒卷(第5/8页)

王云鹤派人跟着他到了地方就连孩子带大人拿了过来,那货郎也有趣,仿佛一点也不怕全村人把他活吃了一般,还有心情与这家人讨价还价:“我领了赏,分你二十贯,你再买一个就是了。”

这也是王云鹤怀疑他的原因,因为这货郎的报价还挺合行情的。在城里,买个粗使的仆人也就几贯钱。但是想买个健康的男童、男婴来当儿子,价格反而更高。到人市上,普通的男童也不值二十贯,但是,几经转手到最终买家手里继承香火的“清白”男童,卖到这个价就挺合理了。

当然,人口的价格也是浮动的,也许他就是愧疚大方。所以王云鹤只是怀疑。打算派人跟踪一下这个货郎。如果是真货郎还罢了,如果是拐子的同伙,王云鹤不拿罗元案来办他,必要抓他下个案子的现行!

祝缨想到了杨六郎,道:“大人,您稍等,我认识罗元妻子的娘家侄儿,让他请罗元娘子来认一认吧。万一仆人为了脱罪看到相似的就认了,罗元来时再说不是,岂不麻烦?”

王云鹤道:“也好。”

祝缨就亲自去杨六郎家,告诉他:“带上你姑妈,跟我去京兆府认人,孩子可能找着了。”

杨六郎才落衙回家,这些天家里一直唉声叹气的,听了这一声,赶紧跳了起来:“真的?”

祝缨道:“王大人说是,我觉得有几分是了,到底是不是,还得问问娘子。”

杨六的姑妈在家里,也不戴首饰了,也不穿光鲜衣服了,看着倒顺眼多了。她也很急切:“真的找着了吗?”

祝缨道:“您赶紧收拾一下,趁没宵禁跟我去认一认,是了最好,不是也好接着找。”

杨家人还要一家子都跟着去,有喊丫头拿衣服的,有叫丫头给她梳头的,忙忙嘈嘈。祝缨道:“团伙看戏呢?六郎,你带着姑妈去就得了。”

现在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杨六郎赶紧侍奉姑妈出门,还问要不要打扮。他姑妈说:“不用,这就走!”

一行人匆匆去往京兆府,路上,杨六郎好话说尽,净是感激,他姑妈也在车里说:“多谢小官人。”“恩同再造。”祝缨连连推脱,说:“我也没干什么,还是王京兆的布置。”

到了京兆府里,杨六的姑妈一见孩子就扑过去抱住了:“我的儿,你去哪里了?!!!”

把孩子也吓得“哇”一声哭了起来,祝缨只好摸出块糖来哄他:“来,给你。”

孩子慢慢不哭了,罗元的娘子道:“就是我的儿子!”

王云鹤于是派人去请罗元。

很快,罗元骑着马一路冲到了京兆府:“人呢?人呢?”

祝缨看到了罗元,才明白他为什么说这孩子就像他亲生的一样了。罗元现在虽然看起来相貌周正,但是那一双招风耳跟这孩子还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罗元这会儿倒不骂王云鹤了,这宦官能屈能伸,当场给王云鹤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谢。

王云鹤将他扶起:“为人父母,岂有不心疼子女的?只有一件事,府上的悬赏可要兑现呐!”

罗元抱着儿子,笑道:“当然,当然。”

他看了一眼老婆,再看看杨六郎,又看看祝缨,先问祝缨:“这位是?”

祝缨道:“大理寺丞,祝缨。”

“原来是你!听六郎说起过!”罗元想起来了,杨六郎时常提祝缨,他也记住了。更重要的是,听说祝缨是比较得郑熹和王云鹤比较看重的人。现在祝缨人在这里,罗元自然就认为找回儿子祝缨是有一定作用的。

他笑着说:“多谢。”然后对妻子道,“娘子回家兑钱给人。”

杨六郎的姑妈听这一声,脚一软瘫靠在侄子身上:“哎。”终于能回家了。

罗元跟王云鹤客气再三,抱着儿子不松手,他府里的仆人在后面追了来,见到“小主人”都高兴得欢呼起来。王云鹤道:“且慢,府上还有几个人都在这里了。也请一并带走。”当下把罗二、罗五等人和仆人一起也交给了罗元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