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旧敌(第6/9页)

祝缨道:“还得再买两个牲口,再备点草料。下个月,大理寺的账就来啦,那时候手头就能缓一缓了。”

经她解释,张仙姑就皱眉:“咱家要这么多牲口做什么?一头牲口好些钱,养它们也费劲,养不好就死了……”

“死了就吃肉。”祝缨说。

“胡说!”

张仙姑拗不过女儿,还是给了钱,这样一来,家里就真的没有钱了。花姐算了一下,心道,我那里还有一些私房,也不怕有急用。她给人看病,虽然经常贴钱,但有一个豪气的主顾就能顶许多穷人的药费了,还有二十亩薄田取租,也都存着。

祝缨第二天拿钱去买了两头牲口,也都让曹昌带回来喂着。整个祝宅里,最热闹的竟然是这个马房了!

…………

祝缨却顾不得热闹,她摸摸口袋,里面只剩一把铜钱了。家里不能没有买菜钱,她把最后的两贯整钱留在了家里。现在如果要跟人拉关系,就只有她顺手做的一点小玩艺儿和剩的一点小零嘴了。

这两天郑熹脸上都没什么喜色,不宜从他那里抠钱。

祝缨就去了京兆府——得跟王云鹤道谢。她造房子,人家给行了许多方便,连宅子的房契地契办得都比别人顺手。搬迁,又给写了这儿。题匾也不是胡乱提的。

像王云鹤这样的人,有一项不小的收入是“润笔”。祝缨一文没花,净薅王云鹤的羽毛了。口头上的感谢还是要有的。

不想到了京兆府就被王云鹤给薅住了:“巧了!有事要用到你,来不来?”

六月债,还得快。

“来!”祝缨没问是什么事就答应了。

王云鹤笑着解释:“不叫你为难。还是为了罗元的案子,已收网了,只是有一条鱼跑到了慈恩寺里。又恐佛门净土信徒众多,过于专横不好。总要给他们几分面子的。你帮我探一探,如何?他们没有你轻便。”

慈恩寺是个大寺,王云鹤也是个有数的人。

祝缨道:“好。要找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暗号?找着了怎么跟您联络?这样的贼子,到哪里只要叫人发现了就是一顿好打,所以特别灵醒特别会跑。”

王云鹤命人拿了画像给祝缨看,道:“此人身量与李班头相仿。我使人前后门守住了,何京也便服去那里礼佛,就在大殿,你告诉他,剩下的叫他来。你不用管别的,我都安排好了。”

“好。”这么安排祝缨也不用露脸,也不用亲自得罪人,更不用叫人说大理寺的人给京兆府跑腿。

王云鹤还让人拿了一只臭鞋给祝缨看:“追捕他时,他掉下的。”祝缨歪歪嘴,把鞋底也看了一下。

不意到了慈恩寺,又有一个意外——刘松年在与一干才俊同慈恩寺的住持等几个高僧游览、谈禅。才俊里还有一个熟人——蔺振。

祝缨心道,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安排!

甭管是不是王云鹤的安排,刘松年绊住了住持,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哪知刘松年绊住的不止是住持,还有她。刘松年看到了她,就扬声道:“那个小子,你来做什么?”

祝缨心说,大家不是一伙的吗?你叫我干嘛?!

众目睽睽之下,她只得过来行礼:“刘先生,我来走走,呃,熏陶熏陶。”

“你懂佛法吗?”刘松年问,他神态轻松,好像还沉浸在与二三知己谈法论道的愉悦中。

“一点点。”祝缨一点也不谦虚地说。

刘松年笑斥:“小小年纪,就敢说懂了吗?悟到了什么?以什么悟的?”

我日你先人!祝缨低下头十分恭谨,悟个屁!背经她就能背出许多,道理也能说不少来骗人。可是!一个天下文宗,还有一群高僧,这个东西是看悟性的,这方面的悟性她是真不够,是真要献丑,且她还有正事要办呢。

刘松年指着周围的这些人,道:“别人有才华有名气,你呢?以什么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