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风铃(第5/8页)

祝缨道:“下官出仕就是在大理寺,如何能忘?”

冷云道:“这就走了啊?啧!常写信回来啊!”他常见他爹跟亲近的人这么说话,也就有样学样了。

祝缨道:“只要不嫌烦。”

冷云笑道:“谁会嫌你呢?”

“你回信吗?”

“得寸进尺是不是?”冷云笑她,“回!”

祝缨这才与胡、左等人办交割,公文、公费、大理寺的产业等等,两下交割毕。大家又要给她饯行,祝缨也没有拒绝。她落衙后先把放在大理寺的东西都搬回家,然后就去了郑府。

郑熹这些日子也是忙,詹事府与大理寺又是另一种不同。他接手大理寺的时候,大理寺才被清洗过一回,方便他施为。东宫就没有这么便利了。当年的大理寺,正有大案可以立功。东宫要的却是“安静”。

看到祝缨,郑熹长叹一声:“我真想跟你换一换。”

祝缨乐了:“只怕我干不来您的事儿,您要出京又没有那么大的地方能盛得下您。”

郑熹也笑了,拿出几份名帖和几封信来,说:“拿着。”名帖是他的,信是写给一些沿途的郑家的亲友的。虽然他们与祝缨要去的地方并不近,但是在“沿途”,也有许多事情是可以配合的。

郑熹道:“自己斟酌。”

“是。”

郑熹道:“一定要去拜别三位相公,京兆府你的熟人们也要走动。”礼物他都给祝缨准备好了。祝缨的家底他不能说一清二楚,但是一眼看过去他都觉得寒酸。

祝缨道:“不用……”

郑熹做了个阻止的手势,让甘泽去送她,陪她把这些告别的事情办好。

甘泽也想跟祝缨好好聊一聊,他把表弟介绍给祝缨是要表弟干事的,并不是要占祝缨的便宜白养个傻小子,真要顶用的时候又不走了。

祝缨道:“你姨父姨母怎么办?”

甘泽道:“有我呢!带上他吧。”

“我房子还没人看呢。”

甘泽道:“你要信得过,我就把姨父姨母接过来,住你偏院那两间屋,给你看房子。那小子你一定要带上!不然,姨父姨母也就不安心。”

祝缨道:“三千里,熬死了多少人,我死不打紧,我自找的。他们家……”

“那也是命!”甘泽说,“我和姨父都商量好了,他要死了,我们认命,我给二老养老送终。他要好好的跟着你,你不会亏待了他。我们都是放心的。”

祝缨的随从名单里,于是多了一个曹昌。他高兴地骑着驴子,跟着祝缨、甘泽带上礼物先去拜别施鲲。祝缨跟这位施相只是见过面的交情,施鲲也就泛泛地鼓励她几句。

到了王云鹤那里,两人之前能说的话也都说完了,王云鹤给了她一个袋子,说:“路上仔细研读。”

“是。”

“要记得写信回来。”

“是。”

王云鹤忽然笑了一笑:“对了,老刘一向喜欢游历各处,也爱读游记,当地有什么趣闻也写一些传递回来。”

“好。”

最后是去陈峦府上。

陈峦又与这两位不同,他见祝缨时说的却是:“初到一地,为政一方,一定要看准了,再想怎么动手。”

“是。”

他也给了祝缨一个袋子,让祝缨:“路上慢慢看。”

“是。”

陈峦又说:“我还有一事相托。”

祝缨道:“不敢。”

陈峦道:“把他们带上来吧。”

陈大娘子抱着一个婴儿,身边还跟着一个幼童,祝缨忙站了起来。陈峦道:“我有一封家书,劳你带给大郎。你看,这是他的两个孩子,还好吧?”

祝缨先对陈大娘子一揖,再看两个孩子,都玉雪可爱,看着比陈萌机灵些。幼童还对她一揖:“世叔好。”

祝缨也还了一礼,然后对陈峦道:“相公这是……”

“你见了大郎,也好告诉他,他的妻儿都还好。否则口说无凭呐!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