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顾同(第6/9页)

等到县令回来了,又一个个像深闺怨妇盼来了夫婿一般的喜出望外。

哭的时候像个怨妇、闹的时候像个泼妇。

真是没意思极了!

虽不愿意,仍要说他们一句“营营苟苟”。一点也不大气!

顾同再回忆一下祝县令,比起这些年纪是他几倍的人,称得上是真正的气定神闲,举重若轻,事事都有安排,更能算得上是“雨露均沾”。对地方士绅也是不卑不亢,他能打死雷保却没有,能勒索自家叫自家狠出一回血也没有,可以不事事都为百姓着想安排普通百姓获益,他还是没有这样做。

在这一片喜极而泣的欢迎声中,顾同定下了自己的榜样——我得像祝大人这样!

他把祖父扶回家里安顿好,自己却悄悄地到了县衙,做一件冲动也不冲动的事儿。

他跪到了祝缨面前,道:“大人,学生还能转明法科吗?”

祝缨看着这个年轻人,问道:“你怎么有这样的念头了?”

顾同道:“以前没想明白,现在想明白了。明法科又如何?明经科又如何?进士科又如何?考中进士的人,只是考试有本事,做事未必就有本事了,更不用提做人。既然大人曾说过,愿转明法科也是一条路,那学生愿意转的。”

祝缨道:“你起来好好说话。”

顾同老实地爬了起来,问道:“可以么?”

“哪一科,能在全天下的读书人里脱颖而出的都不是一般人。”

“学生明白的。”顾同说。他突然之间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只想一个问题:阿翁厉害,怎么连个县令也没当上呢?县令是容易当的么?一点也不容易呀!

他打定了主意:“学生愿意追随大人!”

祝缨也有点意外,陈峦提醒得对,她是得攒人了,她也打算从福禄县开始攒。她还没动手就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了,怎么想都有点微妙。她说:“你没跟家里说。”

顾同道:“是。”

祝缨将他仔细看了一看,道:“有感而发?”

“是。”

顾同紧张得将拳头都攥了起来,祝缨道:“你本来就是我的学生,转科的事你再想想。”

“可是!”

“现在告诉你也没关系,反正过两天也是要告诉大家的。我上表了,还要再干一任的。”祝缨说。

顾同更加坚定了信念,道:“我听大人的安排!”

“时候不早了,先回去休息。你要真想明白了再来找我。咱们有更长的时间,不必非得转科才能安排好你。”

顾同面露疑惑之色,祝缨道:“三年和六年,安排是不一样的。你们不是非得转科不可,而是三年一任,转了明法科我更能护你们一程。你的想法我知道了,你回去好好想想,想想自己,也想想家里怎么应付。”

“是。”

顾同没有犹豫,想想自己?他都打算着跟这位县令干了,让学啥就学啥,不行就跟在身边伺候着学呗,估摸着比跟县学里的博士能学到的更多。想想家里?要什么都听家里的,肯定干不出一番事业来呀!

不过他还是很乖巧地告退了,心里已将自己当人家半个入门弟子了。

…………

赵苏往树影里一站,目送顾同离开,振一振衣袖,迈方步到了签押房外。

小吴笑道:“小郎君来了?”

赵苏故意问:“义父正在忙吗?”

里面祝缨说:“进来吧。”

赵苏神色如常地走了进去,祝缨将手中的公文又重新合上,说:“坐。”

“父子俩”坐好,祝缨问道:“觉得自己的官话说得怎么样了?”

赵苏苦笑道:“仿佛还差一点。”

祝缨道:“还要再下点功夫,不然到了京城这口音就够被人笑了。”

“京城?义父要回京了?那麦种?”

祝缨道:“不是我,是你。”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