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凡人(第6/8页)

李校尉道:“哎,又调了呗!又添了一个左武贲,一个右武贲,抽了些人、又打乱了。”

他说得比较简略,反正就是“禁军重组,又添新衙门”,没办完所以还没登报。

祝缨道:“原来是这样。”

“恭喜大人啊!”李校尉眼中眼是羡慕的说,“这就着绯衣了!”

认识的人也都来说恭喜,过一阵儿,里面传出话来——给她办门籍,先去政事堂,至于面圣的事儿,没说。

门籍办得很快,祝缨对项乐道:“你在外面等我。”才跟着上次的熟人蓝有志去政事堂。

蓝有志微侧着身子引她往里走,嘴上说着:“恭喜祝大人!这一道坎儿迈过来,从此就是通天坦途啦!”

祝缨道:“借您吉言,但愿顺利。我看你清减不少,是太忧心国事么?”

“害!下官这样哪有什么国事?”蓝有志说这一声就不再言。

祝缨道:“身子要紧。有人才有活,人累垮了,也干不好活儿不是?”

蓝有志笑了笑:“也但愿接下来不用这么忙,宫里崩了两位,什么太常、礼部又是光禄、户部、工部……都吵到政事堂来。我们也跟着转着圈儿的忙,最忙还是相公们,又要向陛下解释许多事。祝大人能在外面干些实事可是极好的。啊!到了!”

祝缨正正衣冠,等通报了叫她进去,才举步再次迈进了政事堂。

里面只有王云鹤在,施鲲是奉命做两宫的葬礼的,什么谥号、天下臣民戴几天孝之类都是他在干,更麻烦的是营建山陵。干前面几样没什么,干后面这事儿有时候算是隐晦的夺权。但这事儿施鲲不得不做,还得频繁地亲自跑到京郊几十里外监督。因为皇太后跟王云鹤有些旧怨,皇帝选了另一个丞相给亡母营建阴宅,免得亲娘死后还觉得膈应。

王云鹤的白发多了不少,人瘦了一些,看到祝缨他有点放松地往后一倚:“来了?坐。”

祝缨谢了座,王云鹤打量着这个年轻人,那一年,丞相们空前的团结,往外派了不少青年才俊,其中也有踏实肯干的,也有死在途中的,也有不幸眼高手低没干好他们予以申斥的。

能将地方治理得令人高兴的人也有几个,不但能干正事,还能整出点新意的真就无人能比得上眼前这个。更让王云鹤喜欢的是,祝缨的身体是真不错,年轻、体力好、也不见生病!这可真是太宝贵了!本事再高,没两天累死了,有什么用?

祝缨问了王云鹤好,又说他“清减”了。

王云鹤道:“年轻真好啊!”

“诶?”

王云鹤道:“不与你说闲话啦,说正事。”

“是。”

“瑛族、阿苏家,可靠么?”

祝缨道:“现在是可靠的。几十年前不是也很可靠么?知府一令,数家土司云集。”

王云鹤道:“是我问错了。现在你看可行?唔,女子,她的父亲没有儿子吗?”

祝缨道:“有、好几个,她的父亲都看不上。我知道大人的意思,朝廷上也会有人因此有些异议。不过,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是阿苏家第一个向朝廷表示归顺之意呢?”

“用得着。”

“是。朝廷对他们,也不过羁縻而已。只要她能控制得住族人,下官也就满意了。”

王云鹤问道:“这可不太像你会说的话。”

祝缨道:“形势所迫。”

她给王云鹤讲了自己的观察,朝廷想要控制山区是非常难的:“不通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路,但是没有官道,没有大路,政令尚且不通,更不要提人员往来、辎重运输。语言也不通,南方的方言本就难懂,各族又各有其语言。”

王云鹤又问道:“一旦敕封,羁縻也算是朝廷官员了,若她以此为根基,扩张势力、一统獠人。恐怕会是朝廷的大患!亲民官一旦鱼肉百姓,编户齐民尚且要逃入深山。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