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暴毙(第5/6页)

双方打的都是套路。

两军鏊战之时,累利阿吐派人往更西,越过了北地的范围,连克两城,洗劫了一番。在第三座城前,被当地的刺史率兵民挡住了!

累利阿吐走的这条新线也不能说是新,乃是数百年前曾有人南下走过的。近来却没人这么干了。

因为它离西番比较近,而胡人与西番没有结盟,互相也有些提防,这片地方是个缓冲。

挡住累利阿吐的刺史也不是外人,却是郑熹的表弟。表弟的父亲是武将,表弟本人却好文墨,走的是文官的路子。有个好舅舅,又有个好表哥,表弟仕途颇顺。他今年四十,已做到了刺史。

朝廷发文来询问祝缨、冷侯北地战况如何,二人报上了战况。朝廷一时无奈,只得抽调了部分禁军往西。又命祝、冷二人务必拖住胡兵,要求明春主动出击,牵制住胡人。放他们四处乱蹿还得了?

祝缨与冷侯商量之后,便也派小股人马突入胡人后路去搅动。

旁人动作皆不如祝青君,她起初领五百人,由她带路、左突右转,总是出奇不意地袭击一些落单的部落。

祝缨为她表功,连升三级,冷侯十分眼馋这个小姑娘。思忖再三,没好意思开口,但是提出来:“下回一同北上,我派一队精锐与这丫头合兵一处,她带路,成不成?”

祝缨道:“先说好了,听谁的。”

“行,听她的。”

祝缨也给祝青君补充精锐,免得被冷侯那里的兵比下去了。

祝青君与苏喆关系极好,两人谋定,打人都要分出个轻重来。总是累利阿吐、胡主的人挨打最凶,二王子、三王子、别部等人更容易被她放过。

她新年都是在边境上过的,正月的时候,赵苏在行辕给祝缨过生日,祝青君正带人在风雪里扎帐篷。

累利阿吐不得不应战,他的处境变得艰难了一点。改革是有成效的,他再次劫掳两城就是明证。但成果也是让他不太满意的,冷侯骨头硬,祝缨这里则是出奇招,让他也不得安宁。

诚如祝缨所言,最后还是拼的兵马粮草,累利阿吐消耗不起。

好在他调了一些三心二意的别部上前做炮灰,赢了,灭外敌,输了,灭家贼。他总是不亏的。

胡主思之再三,下令给累利阿吐:“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南人的气数还在,不是现在可以消灭的。不如议和。”

累利阿吐便建议:“纵使要议和,也不能这样就议了。要将他们打痛!他们才会好好地谈,接受一些条件。咱们这两年也受了不少损失,须得从他们那里补一些回来。”

胡主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决定亲赴前线。

战事一触即发,冷侯紧张地排兵布阵,他亲自到了祝缨行辕,与她商议:“各种迹象,大战要来了。虽然朝廷要分兵,咱们须得合力。”

冷侯看得明白,祝缨分在军事上的精力不如在民政上,而北地和大军都需要祝缨管好民政,他便主动承担起军事上的大任来。

祝缨也不与他争权,道:“您的计划是?”

冷侯布置了两道半的防线,自己为主力,祝缨的西路为策应。

“另外半道要看你!”冷侯说,“万一有胡兵突入,你要马上抽丁!这事儿只有你能办得到。北地的人,听你的。”

祝缨在此一年有余,北地军民确实听她的。她的政令下来,比别人的都管用。

祝缨道:“好。”

冷侯又说:“小祝丫头给我!我知道这是个宝贝,不会焚琴煮鹤的。”

“好。”祝缨心里也是各种事务,春天了,得开始种地了。这一场仗要是继续拖下去,耽误了春耕,秋天整个北地的收成就会给朝廷好看。

……——

这一次,胡人善解人意了起来。

胡主到达亲线后的第七天,他们吹响了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