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布条归位,滴血认亲(第6/8页)

“陛下,锦衣卫来报,长孙殿下先前通过驿站文书,下令到西域去取的物件,如今已经抵达京师。”

蒋瓛再次禀告道。

朱元璋闻言,眼睛顿时一亮,忙道:“快,立即派人去取,马上送到咱的面前来。”

“臣遵旨。”蒋瓛闻言,顿时出门急速离去。

朱元璋当然知道这次送来的物件是什么,便就是大孙所提到到的,关于自身被救时候,那破碎的布条。

要知道那可是能够证实朱英身份的铁证。

虽说现在直接让朱英上位,册封太孙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但若是铁证如山,信服者自然多谢。

这些证据,并不是朱元璋要展示给大臣们看的,那些个文臣,也没啥否认的资格。

主要还是展示给自己的皇子皇孙,以及诸多藩王塞王。

在朱元璋的心中,还是希望整个老朱家大家庭要和睦起来。

朱英的出现,冲击最大的就是这些亲王了,或许明面上不说,心底里很可能不认可。

当有了布条作为铁证的话,这般大家就无话可说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要过得慢些,朱元璋已经没有心思再去批阅奏章了。

总是下意识的看着门口,是不是的端起茶杯喝上一口,哪怕他明白,蒋瓛出门还不过十来个呼吸。

左顾右盼良久,蒋瓛终于手提一麻布包裹的木盒赶来,便是如同武艺高强的蒋瓛,此刻也忍不住喘着粗气,显然全程都在奔驰之中。

看着蒋瓛手里的木盒,朱元璋直接起身,不待蒋瓛回话直接按捺不住走了过去,拿过蒋瓛手里的木盒。

看着手中的木盒,朱元璋的情绪都变得有些动荡起来。

本身朱元璋的性格,就是猜忌,多疑。

只是对大孙的爱,把这一切都压制下来了,同时也控制心中有不好的想法,甚至自我催眠,大孙就是真大孙,绝不可能是假的。

孝陵陵墓挖掘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朱元璋,让他越发认定大孙的真实身份。

现在再加上布条的佐证,便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这一刻,朱元璋拿着木盒的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打开布条后,里面出现了一个精致的木盒,上面的雕纹表示着本身的不凡,放在民间也算是名贵之物,少说也得数两白银才能买到。

从这上面,朱元璋可以看出大孙对布条的看重程度。

如同捧着瓷器一般,朱元璋轻轻的打开,生怕自己动作不当导致里面的东西给碎裂开来。

实则哪怕是直接摔在地上,一块布能有多大的损伤。

木盒无锁,直接就能开启,打开后,一块有些老旧的绸缎,出现在朱元璋的眼前。

“没错,没错,是它,就是它。”

拿起布条的那一刻,朱元璋整个人都开始颤抖起来,情绪也变得激动非常。

在旁人眼中这只是一块破布,但朱元璋看着上面金丝的绣字,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大妹子,一针一刺的绣出来的。

当时大妹子在刺绣的时候,因为病倒的缘故,所以除了简单的三个名字,并没有其他的图案。

要知道在很多小孩的肚兜上,多数都是有着大量刺绣的图案,这件白色的肚兜则是完全不同。

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布条上的金丝刺绣,感受丝滑绸缎上的金丝,在朱元璋的眼中,曾经的大妹子模样,仿若浮现在了眼前。

一些零碎的回忆,在脑海中不断的闪过,所有的一切,恍若便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就好像现在的朱元璋,去到坤宁宫里,大妹子正在等着自己一同就寝。

良久回过神来时,此刻朱元璋的脸颊,已然是老泪纵横。

旁边蒋瓛控制着自己的呼吸,刘和也是静悄悄的。

作为陛下的贴身侍卫和贴身太监,他们对于陛下现在的情况非常理解,也见过了太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