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待到来年春开时(第6/8页)

“道衍国师信中写道,若没有粮食送去,于正旦之时,来开京城中,与本将军共度春节。”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就意识到事态严重了。

釜山国师那边,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即便听说有八万大军去了对马岛,可剩余十二万大军,也不是什么好惹的。

开京拒城而守,十二万大军自然不存在吓住李成桂。

开京作为现在高丽王都,在城池建设之上,也是较为坚固。

加上城中数万守军,哪怕没有任何驰援,随便守个数月都不是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国师十二万大军回转开京的话,概念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在名义上,道衍是高丽国师,这一路行来,不用多想,自然四处搜集粮食。

没人会认为,十二万大军路过之地,会出现什么秋毫不犯,只怕是一路扫荡着行来。

再就是在政治上,也很难作。

守城是不可能守城的。

若是守城,等于是将开京城外的所有地方,都交由国师了。

且在名份上来说,国师可是仅此于高丽国王,比他李成桂大将军,还要高上半截。

这就很尴尬了。

到时候一番作战下,反倒是李成桂这边,可能会成为乱臣贼子。

冷静一番,李成桂沉声问道:“王宫之中,是否也有急报送去。”

那驿卒回道:“禀大将军,王宫也有一份急报,已然送达。”

李成桂狠声道:“好个国师,真是做事滴水不露。”

得到消息后,李成桂摆摆手,让驿卒退下。

而后就地盘坐。

立即有仆从过来,为李成桂收拾,摆正案台,斟满酒杯。

“诸位议议,如今国师粮食紧缺,吾等该当如何。”

此时,李成桂也只能是把这个难题,踢到下属文臣武将这边来,看谁能不能想出个好点的主意。

显然,这种难度的事情,过于为难大家了。

良久,无人吱声。

“难道你们就一点办法都不能给本将军想想嘛,还是要本将军忍下这屈辱,给那汉人国师,送去大量粮食,供其享用嘛!!!”

李成桂怒不可遏的大声咆哮。

众人不敢作声,而有一魁梧将军眼神中异色闪过,随后站起身来,抱拳躬身喝道:“但凭大将军一声差遣,某便就率领五万大军,直奔釜山而去,定要那道衍国师,乖乖听话。”

李成桂闻言,刚想发怒,不过看到那魁梧将军,怒气渐渐消散。

这将军李成桂极为熟悉,相当初在战场上,曾经多次舍身救自己性命,若没有他,自己还能不能坐在这里都未可知。

一抹赞许从眼神中闪过,自己终究还是有几个得力亲信。

摆摆手,李成桂道:“勇气可嘉,不过这等鲁莽之事,往后休要再提。”

闻言,那魁梧将军眼神闪过极为强烈的遗憾之色,李成桂见了也没在意,他知道魁梧将军尤爱打仗,只当是不能打仗而遗憾。

不过在这一番打扰过后,李成桂也没了问话的心思。

长长吐出一口气,缓解心中郁闷,最后强忍着说道:“都议议吧,国师毕竟是我高丽国师,那十多万大军,亦是高丽子民,自当不能眼睁睁见其饿死。”

“不过国师的信件中,并没有说需要多少粮食,大家看看,该是运送多少粮食过去。”

李成桂话音落下,场内一阵沉默。

半晌后才有一文臣作揖道:“臣认为目前国师有军十二万,自有三十万石,便可足够。”

紧接着,立即有文臣反驳道:“不妥,三十万石,不过十二万大军一月消耗,且马上便是正旦,不可过于限制,依臣所见,当有四十万石方可。”

随后,又有反驳声响起:“不妥不妥,不仅仅是米麦,战马草料,柴火棉衣,都当需要,这严冬将至,必当有御寒衣物方可。”